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廢品收購站、住人集裝箱、倉庫、廠房……本是一處廢棄的小學操場,卻“長”出了大大小小十余處違建。6月10日,合肥包河城管通報一起拆違案例。常青街道城市管理部聯合薛河灣社區,對東風巷原東流小學內的違法建設進行了拆除,拆除面積約1400平方米。
據了解,此處原為東流小學,后因城市規劃建設變遷,該處校舍成為待建設空地,因位于拆遷區域,又在巷子的縱深處,遠離城市主干道,這塊數千平米、平坦開闊的操場便成為了違建的“溫床”。
違建當事人利用該處空地搭建了大大小小十余處彩鋼瓦鋼架結構的活動板房,其中面積較大作為倉庫,面積較小的作為居住和收購廢品等,分別租給不同的企業和個人。“這邊活動板房建得很密集,地上到處可見垃圾廢品,有的房屋內堆得滿滿的貨物及回收的廢品,而且搭建的材料多為泡沫夾層的彩鋼瓦,不僅嚴重影響市容市貌,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現場城管隊員介紹。
為取得當事人的配合,盡力減少租戶們的財產損失。街居城管執法人員多次前往現場,與違建當事人及租戶進行溝通,耐心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和當前的拆違政策,表明必拆的決心。最終在確保租戶們搬離所有物品的前提下,對該處違法建設進行了協助拆除,并聯合社區對拆除后的建筑垃圾進行了清理,恢復了操場原有的平坦整潔。
“這里是我以前的小學,之前被占著像個垃圾場一樣,現在終于能看出學校本來的面貌了。趁拆遷改造前傍晚帶孩子來散散步重溫下以前的時光,感覺也挺好的。”周邊居民劉先生說。
張妍 李錫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