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據合肥軌道交通消息:正值4月施工黃金期,合肥市軌道交通2號線東延線寓酒路站施工現場機器轟鳴、焊花飛揚,一片熱火朝天。100余名建設工作者正在井然有序地專注施工,為6月初首臺盾構機下井掘進做好充足的準備,這也意味著合肥市第三期建設工程即將進入新的施工階段。
第三期建設規劃項目掀起奮戰熱潮
2號線東延線首臺盾構機始發區間為肥東火車站至寓酒路站區間右線,為確保盾構機順利下井掘進,市軌道集團帶領各參建單位精心統籌、提前部署,不斷優化盾構機吊裝、始發掘進接收方案,多次組織專家評審論證,科學組織端頭井高壓旋噴樁加固、龍門吊安裝、漿液攪拌站建造、始發基座安裝及軌道鋪設等施工,加強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排查,為首臺盾構機安全下井、順利掘進做好各項保障。
自2號線東延線寓酒路站正式開工以來,各項工程建設快速推進,7天完成交通導改和圍擋封閉,37天完成全線首個站點圍護樁施工,55天完成車站主體土方開挖。
與此同時,3號線南延線、4號線南延線土建施工正熱火朝天地進行。
目前,3號線南延線圍護樁完成3249根,占總量76%;連續墻完成45幅,占總量24%;實現3座車站圍護樁封閉,3座車站進入基坑土方開挖階段,并率先開始主體結構施工,其中,1座車站土方開挖已完成。
4號線南延線橋樁完成899根,占總量80%,主體圍護樁完成1749根,占總量80%;3座地下車站全部開始圍護樁施工,3座高架車站樁基施工完成并進入承臺、墩柱施工階段。
6、7、8號線一期工程也在快速推進中。
多措并舉確保建設進展
自2020年9月29日第三期建設規劃項目開工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各轄區(縣)政府及市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市軌道集團帶領各參建單位攻堅克難,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毅力戰勝無數困難,妥善解決征地用地、管線遷改、交通疏解等問題。合肥市軌道集團與多個外部單位反復溝通協調,不斷完善設計、施工方案,前期協調工作順利推進。
3號線南延線青年路站至云谷路站區間風井基坑位于城市主要干道派河大道東側,道路交通繁忙,同時毗鄰派河,地下水情況復雜,區間風井基坑開挖深度為36米,是三期建設規劃項目在建標段中最深的基坑,施工難度大。
為保障區間風井基坑施工進度,確保按期完成工程節點,合肥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市軌道交通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道榮赴現場調度,在肥西縣政府的支持下,市軌道集團多次組織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順利完成駐地搬遷,為風井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8號線一期工程一里井站臨近既有阜陽北路高架,高架橋面欄桿距離主體基坑最近約1.09米,鋼筋籠吊裝風險較大。
為確保吊裝安全,合肥市軌道集團多次組織臨近高架鋼筋籠吊裝方案評審,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進行把關指導工作。因地制宜創新施工工藝,采用成槽機+旋挖鉆+雙輪銑工藝共同成槽。上部軟弱地層采用成槽機施工,遇到硬巖后,先采用大功率旋挖鉆將孔鉆至設計深度后采用銑槽機銑槽,目前已順利完成9幅地下連續墻施工。
同時,為提高軌道工程建設效率,合肥市首個鋼筋集中加工智造基地在廬陽工業園區建立。基地分南、北兩個分廠,總面積達10000平米。采用永久固定式廠房,引進國內先進智能數控鋼筋加工設備,選配專用雙槍頭焊接機器人和分揀機械臂,使鋼筋剪切、彎曲、螺紋套絲加工實現機械化及流水線作業,擁有30余臺數控化的鋼筋加工設備和一整套智能數控鋼筋加工管理體系,在充分保證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年產量可達12萬噸。
4號線預計6月底完成洞通
除第三期建設規劃項目外,其余軌道建設工程也在加速推進中。其中,將于今年年底開通初期運營的4號線正在攻堅。全線31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62條盾構單線區間已貫通60條,預計于6月底前完成洞通;4號線西段短軌鋪設已完成,東段鋪軌施工正在進行;全線開累完成產值101.3億元。
5號線北段車站主體結構封頂10座,剩余3座;已順利貫通14條單線區間,盾構掘進累計完成總量的64.9%;開累完成產值20.9億元。
1號線三期車站主體結構封頂2座,剩余1座;已貫通4條單線區間,盾構掘進累計完成總量的65.4%;開累完成產值9.6億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編輯:彭玲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