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已近一周年,居民小區、沿街商戶垃圾分類開展怎么樣呢?11月21日,記者從合肥廬陽區城管局獲悉,連日來該區開展垃圾分類進小區、進商戶專項執法行動,同時創新采用全程直播方式,對垃圾分類不到位行為進行進行糾正、教育與曝光,通過直播的宣傳形式營造垃圾分類濃厚氛圍。
在直播鏡頭看到,19日上午8點半,在位于長豐路警祥苑南門出入口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旁,執法人員正在對投放站內垃圾進行檢查,不時有居民前來投放垃圾,督導員手持夾逐一進行開袋檢查。“這袋廚余垃圾里面有幾個小零食袋啊,咱們在家里還是要分的精細一點”“這些玉米棒芯、大骨頭不易腐爛,是其他垃圾而不是餐廚垃圾”......直播現場,執法人員對分類不正確的情況進行糾正,同時并細致講解日常中容易混淆的垃圾。
而當執法人員來到義井路上一家飯店檢查時,一輛廚余垃圾車正在對該店的廚余垃圾上門收運,執法人員打開餐廚垃圾桶發現混有餐巾紙、一次性紙杯,即混投了“廚余垃圾”“可回收物”等,核實情況后,執法隊員對該店經理進行了宣傳教育,要求將混投的垃圾正確投放,并當場開具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通知書》,限期要求商家整改。
據廬陽區城管局環管科負責人介紹,城管部門定期進居民小區、沿街商戶、農貿市場等公共區域進行垃圾分類執法檢查,在垃圾投放點主要檢查是否出現垃圾混投的情況,在居民小區垃圾房主要檢查周邊環境是否整潔、垃圾桶是否清洗干凈,以及桶內垃圾是否及時清運等。“從當前檢查情況垃圾看大家的分類意識明顯提高,但一些商家分類質量不高,仍存在混投、錯投現象。”
“目前我們日常生活垃圾中70%的都是餐廚垃圾,而沿街餐飲企業更是餐廚垃圾的大戶,此次通過"現場直播執法"的形式,用現場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反面曝光的方式,促進沿街餐飲店、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全面實施。”該負責人說道。
肖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