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每年“雙十一”后,大量的包裝盒、包裝袋等“快遞垃圾”也爆發式增長,這些“快遞垃圾”的清理處置一直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如今,在合肥市片塘路紫云府小區內,設置了兩個智能回收機,讓“快遞垃圾”有了更好的去處,“剁手族”們可將快遞垃圾投遞進智能回收機,并自動稱重計價,滿20元可以提現。
家住合肥市片塘路紫云府小區的居民張女士每年都會趁著雙十一“買買買”,往年她收到快遞之后,就把包裝盒、包裝袋等隨手扔進垃圾桶,或者送給小區撿紙盒子的阿姨,今年“雙十一”期間,她把這些“快遞垃圾”投遞進小區北門的智能回收機。
11月17日上午,在該小區北門,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看到,張女士把網購的快遞紙盒,拿到一臺寫有“有償回收,聚廢為寶”的智能回收機前,她打開手機微信,掃了掃機器屏幕上的二維碼,倉門就自動打開了,再把快遞紙盒投遞進去,機器立馬自動稱出了紙盒的重量,并根據重量給張女士發放了積分,積分到達一定數量就可以提現到微信錢包了,從投遞到積分,整個過程不超過20秒。
小區居民朱女士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在“雙十一”期間,她網購的快遞比較多,“快遞包裝盒如果扔到垃圾桶里面會被污染,也不太好,現在打包到智能回收機里,可重新利用更加環保,平時家里不要的衣服、玩具,都可以打包投遞到這臺智能回收機里。”朱女士介紹,這是有償回收的機器,可以通過積分積攢到零錢,她已經積攢到幾十塊錢了,覺得蠻好的,使用也很方便。
11月17日上午10點,在紫云府北門,分類清運人員汪大叔正在緊張地忙碌著,一輛“可回收物清運車”停在小區北門外。汪大叔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介紹,今年“雙十一”期間,居民投遞的紙盒、衣服之類的可回收垃圾也明顯比平時多,每隔半個小時,就要打開智能回收機的廂門,將裝滿了的清理包拖出,換上空的清理包;“裝滿了就要來清理,不然耽誤人家投遞。”汪大叔介紹,尤其是晚上下班后,小區住戶投遞最多,也是他工作最忙的時候。在清運車裝滿后,汪大叔將廢品運到倉庫,再由專門的人員分揀。
回收之后的“快遞垃圾”去了哪里?現場分類回收的工作人員朱先生介紹,可回收物運在末端會被精細分揀,進入相應有資質的再生資源利用企業,最終“變廢為寶”。“比如快遞盒屬于紙類,經過再生處理之后,可以做成再生紙以及日用品、建材的原材料,大部分快遞袋屬于塑料類,可以轉化為再生塑料和紡織材料等。”朱先生說。
在鼓勵居民積極投遞的同時,朱先生也友情提示:“快遞垃圾”中的部分材料,如防水袋、膠帶等屬于不可回收的干垃圾,建議居民在投遞前先剔除這些材料,提高再生資源利用效率。
楊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