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全省生活垃圾分類現場推進會暨城管執法工作會獲悉,為了推進垃圾分類,合肥不僅打造完善的分類體系,還開展嚴查。統計顯示,2021年全市共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執法檢查1416次。
《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于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將垃圾分類納入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軌道。合肥城管部門也建立聯動執法機制,加大違規處置廚余垃圾、違法傾倒生活垃圾、垃圾不分類和混投等行為的處罰力度。
2021年,全市共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執法檢查1416次,教育整改605宗,立案86宗,罰款87.37萬元。此外,2021年,合肥市還對各區居民區、農貿市場、公共機構、餐飲企業等開展50余次垃圾分類現場督導檢查。
垃圾終端處理設施是垃圾分類工作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決定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成敗。記者也從合肥市城管局獲悉,截至9月底,全市已建成分類集中投放站點3242座,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
“垃圾分類的關鍵是把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開投放、分別處理。”合肥城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合肥市餐飲及廚余垃圾、裝修及大件垃圾處理設施規劃選址方案》,在全市規劃選址建設5座廚余垃圾處理廠。到2025年餐廚垃圾處理能力1100噸/日,廚余垃圾處理能力1700噸/日。遠期到2035年,餐廚垃圾處理能力1400噸/日,廚余垃圾處理能力2100噸/日。
胡少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項磊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