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我應該是19年申請的(退款)。”10月18日,合肥施先生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他在小明出行支付了699元押金,截至到目前,兩年了還沒退。曾作為共享汽車領軍的小明出行,也遭遇了押金難退的風波。記者下載該應用發現,相關選項點擊后已無反映,客服無人接聽。但記者采訪獲悉,該公司已更名為河南智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轄區市場監管部門表示,如果需要退款,可聯系當地的12315反映。
反映:699元押金啥時能退?
“我應該是19年申請的(退款)。”10月18日,施先生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他在小明出行支付了699元押金,截至到目前,已經兩年了還沒退。
“我開了有二三十次,一上線就注冊了。”施先生說,因工作需要東奔西跑,“租個車比打車方便,算總賬,正常使用也比打車劃算。”于是,他下載了小明出行的APP,注冊并支付了押金。
“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說退不了,趕緊提了(退款)申請。”施先生回憶,大概在2019年5月,他提交了申請。“再一看,可以使用,但附近好像一夜間沒車了。”施先生發現問題后,曾多次撥打客服電話,但一直沒人接聽。
“這事也就擱置了,但這筆錢,對我也是一筆開支。”施先生無奈地表示,“這筆錢說沒就沒了,怎么能這樣!”
在黑貓投訴平臺,輸入“小明出行”關鍵詞搜索,有不少和施先生類似遭遇的投訴。其中一名投訴人今年4月份稱,“兩年不退押金”,金額為699元,顯示“已分配商家小明出行”。
體驗:程序點擊無反應
公開資料顯示,小明出行隸屬于安徽智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共享經濟時代下誕生的共享汽車新銳力量,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圍繞新出行,業務主要有分時租賃,充電樁運營,停車位共享,新能源汽車銷售,二手車銷售。2017年8月小明出行APP正式上線,并陸續在合肥、鄭州、南京等地開始投放運營與停車網點布局。此前媒體報道提到,小明出行分時押金為699元,長租押金1000元到3000元不等。
10月18日,記者下載了小明出行應用,頁面顯示有“分時”、“長短租”、“電樁”、“購車”選項,點擊相關選項后,或顯示“網絡不給力,請檢查網絡設置”,或為長時間空白。隨后,記者嘗試打開手機內的其他應用并檢測網絡,均很流暢。撥打400官方客服,或為“電話已接通,請稍后”之后自動掛機,或無人接聽。
當天上午和下午,記者嘗試撥打該公司一名江姓負責人電話,提示為“空號”。隨后,記者從企查查注意到,2020年10月27日,該公司有一條“清算組備案信息”,注銷原因為“決議解散”。記者撥通了顯示為“債權申報”的聯系電話,對方稱“我們是受委托發公告,年初也聯系不到公司了。”
截至發稿前,企查查顯示該公司狀態確為“存續”,并兩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分別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的、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
部門:可聯系當地12315退款
就此事,記者也聯系了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員證實,小明出行確實發布了注銷公告,去年年底公告期滿,網上未收到疑議,可以辦理注銷。該工作人員表示,根據此前掌握的情況,相關公司已遷到河南焦作,更名為河南智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8日下午,記者嘗試電話聯系河南智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但無人接聽。隨后,記者與該公司所屬的焦作市中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取得聯系。“和0391-12315聯系,可以受理。”一名劉姓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明出行退款的事宜,他們此前也接到了反映,已經作了退款處理。“有需要的,準備好當時的合同和電話,審查核實。”其表示,據了解的情況,應該能得到解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