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千百年來中國人對美麗的月亮都充滿了浪漫的想象,中秋更是一年之中最好的賞月時光。這個中秋,中國科大帶來不一樣的賞月方式,祝大家中秋節快樂!這也是咱們普通人離月亮最近的距離——賞月壤。
在嫦娥五號任務第一批月球科研樣品正式發放的13個科研機構中,中國科大獲兩塊總重量為81.1毫克珍貴的月球樣品。對月球樣品的研究,有助于人類了解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歷史。
由于月球樣品十分珍貴,而同位素分析是有損研究,因此在對月壤樣品進行研究過程中要經過一系列科學的實驗設計和嚴謹的流程操作。首先,要在超凈實驗室實驗臺(潔凈度高于100級)內進行樣品的消解與化學純化,將所需要的化學元素提純出來;然后將經過提純后的月球樣品溶液和發射劑依次點到去氣提純后的金屬燈絲(如錸燈絲)上;再將點過樣品的燈絲放入熱電離質譜儀中。樣品通過高溫激發電離得到離子束,這些離子束經過電場加速、磁場偏轉依據不同同位素離子的荷質比進入到相應的法拉第杯中,經過電阻放大,獲得不同同位素的電壓信號,進而得到該樣品的同位素組成;最后,科研人員就是根據這些信息為月球的形成成因和演化過程提供新的制約。
運轉中的熱電離質譜儀
電子顯微鏡下的月壤照片
目前,中國科大宇宙化學與地球化學實驗室的科研人員正在對月球樣本進行緊張的研究,當前已完成了前期的巖石礦物學工作,后期將繼續對特定巖石礦物開展同位素分析工作,期待早日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