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這是一個稱得上幸運又充滿偶合的故事。9月5日下午,從河南趕到安徽省圖書館的陶先生,一把抱住了自己找尋了三、四年的兒子小偉(化名),父子倆都淚流滿面。
當年,小偉因為家庭矛盾離家,此后音信全無,這讓陶先生一家都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大約兩周前,陶先生在侄女幫助下,通過視頻社交平臺發(fā)布了尋人啟事。也就是在那個時間,安徽省圖書館的一位熱心讀者刷到了這條視頻,“省圖有個孩子,有九成像你的兒子”這位熱心讀者的留言,讓與兒子分隔多年的陶先生心里一下子被擊中了。
9月5日下午六點左右,陶先生接到了安徽省圖書館工作人員的一個電話:人來了。剛從省圖出來半個小時的他立刻往回趕,一路沖上四樓的借閱室。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他走過去。借閱室的書架間,瘦高的小偉正拿著書在挑選,等一個人站到了他跟前,才抬頭,手里的書啪地掉在了地上,“爸怎么來了。”他脫口而出,父子倆一下子抱在一起。讓陶先生淚目的是,眼前正是自己尋找了三四年的兒子小偉。
從得到消息,到見到兒子,在過去的兩周時間里,陶先生覺得像是做夢一樣。可是對于安徽省圖書館借閱部的工作人員來說,小偉卻是這里的常客。
“他差不多一周來三四次吧。”省圖借閱部的工作人員都對這個小伙子有印象,他遵守這里的規(guī)章制度,進來也不會說話,等借閱部下班了他就走了。只是有工作人員在下班時注意過他,經常在垃圾桶附近翻揀東西,不過誰也沒有在他看書的時候打擾過他。
直到前段時間,有位熱心的讀者突然找到借閱部,說自己看到了一個尋人啟事。視頻里找尋的那個年輕人,和小偉長得很像,希望借閱部的老師們可以幫忙留意一下。5日晚上,借閱部的主任孫伯告訴記者,當時他們聽說了這件事情,也很重視。立刻就在工作群里進行了發(fā)布,要求大家多多留意。
熱心讀者提供的消息之后,陶先生也動身來到合肥。9月4日,他帶著照片來到安徽省圖書館四樓,和工作人員確認,小偉就是自己離家出走多年的孩子。但在當天,小偉并沒有出現在館里。工作人員提供他們在館外看到過小偉的地方,陶先生也都一一前往尋找,也沒有收獲。慶幸的是,就在5日下午,小偉來了。在安徽省圖書館熱心讀者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父子最終相認。
5日晚上八點半,從安徽省圖書館出來剛一個多小時,陶先生帶著兒子走在合肥的街頭,這是父子倆近三四年來的第一次長時間相處。開完賓館,他們找了一個小飯館,點了幾個菜,準備坐下來吃一口。父子倆沒有太多的對話,但兒子答應跟他回家,這是年過半百的陶先生最渴望的回答。
雖然心里有很多疑問,可是陶先生知道,眼下還不是問的時候。兒子回來了,他相信以后有很多機會去消化這些年的痛苦和思念。當年,因為家庭矛盾,內向的小偉離家出走。開始他還聯系家人,七八個月之后,就徹底失去了音訊。
離家時小偉已經成年了,陶先生覺得孩子就是想賭一口氣,可是這么長時間杳無音信,讓全家的心都越揪越緊。“我們報過警,在老家沒有查到什么信息”陶先生后來得知,孩子在合肥,這幾年他們也多次來到合肥找尋,“我們通過查詢,能看到他住過旅館,上過網,可是這么大的合肥,上哪里去找?”住一個月三個月,也沒有下文,最終失望折返。
如今,這些痛苦的回憶都可以封存。陶先生覺得,這么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家庭矛盾都已經煙消云散,他的夢也成真了,終于把兒子找回來了。
剛剛父子相見的陶先生心里激動的很,他說自己真的很感謝安徽省圖書館的那位熱心讀者,為了確認小偉的情況,這位好心人特意在上周六去了一趟圖書館,從一樓到四樓翻找了一遍,想給他提供更確切的消息。他也很感謝安徽省圖書館,館里的工作人員都特別熱心,促成他們父子相見,讓他們這個家團圓了。
張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