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在工作上,她走基層、跑社區,常常加班到深夜,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鐵娘子;在生活上,他帶孩子、照顧老人,17年如一日,是一位體貼顧家的好男人。8月14日,又是一年七夕時,來自包河區淝河鎮賈大郢社區的黨委委員、婦聯主席沈永芝和愛人金新忠迎來他們的第20個七夕情人節。從2004年起,因工作原因,沈永芝不得不長期在外東奔西跑,丈夫金新忠則承擔起照料家庭的責任。今年七夕節,沈永芝想對丈夫說:“有你在,我很安心。”
對彼此:用包容和理解化解矛盾
2001年,沈永芝和金新忠經人介紹認識。兩人性格溫和,感情也很合拍。2004年10月,兩人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但當年9月份才調到賈大郢社區工作的沈永芝沒法一直陪在丈夫身旁。
“基層工作又多又雜,征遷、消防、鄰里糾紛都需要我們到現場協調。”經常晚上10點多了,沈永芝還在挨家挨戶敲門做工作。這樣一來,料理家務、照顧老人的任務就落在了愛人金新忠的肩上。
“一開始也跟她吵過,畢竟剛結完婚沒多久,就天天那么忙。”不過,每當金新忠看到妻子疲憊而又開心地沖他笑,他的心一下子就軟了下來。于是,做菜、拖地、洗衣服,他來;搬運、維修、換燈泡,他包。“兩口子過日子,哪能一直較著勁。”就這樣,他干了17年。
沈永芝則專注自己的工作,每天從白天忙到黑夜。晚上回到家,她總會陪著丈夫聊聊天,散散步。這樣“女主外、男主內”的生活逐漸在倆人中形成了一種默契。
對親人:用心照顧好彼此的父母
夫妻間的和睦,除了相互體諒,還離不開家庭關系的和諧。雖然沈永芝常常忙得不著家,但對待公婆,她一點不馬虎。每逢節假日,她會準備一些補品,有時會做一些禮物,或者陪老人們在家一起吃個飯,“都是一家人,他們也是我的爸媽”。
在沈永芝的記憶中,丈夫對待自己父母的態度也讓她感動。2017年,自淝河片區綜合改造啟動以來,她每天都上門入戶講解政策、動員搬遷。2018年的一天晚上,沈永芝的父親突發腦梗,而她正在外忙碌,丈夫金新忠二話不說,主動接過擔子,把岳父送到醫院。此后很長一段時間,他每天跑前跑后,端飯送水、打掃衛生,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沒有半點怨言。
在他看來,妻子的爸媽就是自己的爸媽,只有把他們照顧好,自己才會放心,妻子也才能安心地投入工作。
對孩子:分工協作,已形成默契
雖然沈永芝不常在家,但是兒子小胖最喜歡和媽媽說心里話。不僅是因為媽媽的溫柔,也因為媽媽對工作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小胖。“總是沖在前面,總是做到最好”,在沈永芝的心里,“言傳身教”是她的教育法寶。
由于工作原因,夫婦二人在培養孩子上也選擇了分工配合:爸爸負責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媽媽一有時間就和兒子談心,督促兒子學習。“可能是耐心都用在她(沈永芝)身上了吧,有時候小孩一調皮我就想發火。”金新忠笑著說道。在教育孩子這塊,愛人沈永芝更有耐心,不知不覺間兩人達成了一種默契。
馬上要上高二的小胖在媽媽看來,“跟自己很像”:做錯事情勇敢承認;遇到問題主動承擔,儼然是一個小大人。爸爸金新忠和媽媽沈永芝為此很是自豪。
當前,疫情防控、信訪維穩、違法搭建拆除等各項工作連軸轉,注定今年這個七夕又不能和愛人共度,雖然內心有一絲遺憾和愧疚,但看到日益變美的社區,群眾幸福的笑容,沈永芝覺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未來,他們期望自己這個小家更加幸福,淝河這個大家更加美好。
張與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劉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