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870 多公里,從合肥乘火車到蚌埠,再轉車至河北省晉州市,出了站,乘坐爸爸的車回家,陪媽媽打年貨,離家求學3 年,往年的寒假對安徽農業大學學生關惠允來說,都是一家團聚的時刻;850 公里外的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是小伙子郝子雨的家鄉,本科階段最后一個寒假,對他而言,仍對家充滿牽掛和不舍。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兩人在糾結之后決定留在合肥。從忐忑不安到“挺好的”,從“迷茫”到“自律”,從“偶爾”到“每日”和家人煲電話粥,這個寒假對他倆而言,注定不同尋常。
心態 “第一次沒和家人一起,一開始忐忑不安。”
“寒假沒和家人在一起,這是第一次。”關惠允,是一名就讀于安徽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大三姑娘,老家在河北省晉州市。因疫情影響,今年寒假她留在了學校。1月16日期末考試結束,記者見到她時,假期已過半月。
“一開始是忐忑不安的。”小關說,放假前學校已有摸底通知,建議家在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留校,有需要的學生填寫留宿申請。“看到家鄉疫情擴大,我先申請了。”小關告訴記者,當時她和家人商量,如果(疫情)能早點結束,“寒假還是可以回家的。”
“我當時也申請了。”在安農大輕紡工程與藝術學院讀書的郝子雨,老家在河北省內丘縣,今年讀大四。“這是本科階段最后一個寒假,沒想到會留在學校。”小郝說,他當時如果抱著“僥幸”心理,或許是能回家的。
眼看疫情擴大,小關父母的問候從“能回來就回來”,變成了“好好在學校呆著,家里支持你”。“要顧全大局,不能老想著自己。”小郝說,回去可能會給家人添麻煩,路上也有風險,增加家人的擔心。倆人“忐忑不安”的心也“落了定”。
生活 “不上課,同學也回家了,迷茫,不知道干什么。”
根據規定,留校學生集中安排住宿。小關和小郝收拾行李搬了宿舍。四人間,小關和一名老鄉一間,小郝則一人“包場”。可是,他們又有了新煩惱。“不上課,同學也回家了,不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小郝有些迷茫。
和男生相比,小關的心思細膩些。“換了陌生的新室友,不太適應。”在小關看來,不僅人際關系需要適應,每天規劃自己的生活更為棘手,不再是教室、食堂、宿舍的三點一線。
假期里總得忙點什么,兩人將“學習”擺在了首位。小郝正在改進自己的畢業設計作品:“以‘月相’為主題,做四套成衣。”小郝告訴記者,他的設計稿將月相圓缺的變化,融入到服裝設計中,以褶皺為主要元素。“現在還不成熟,正在和導師溝通。”小郝說,衣服不僅要美觀,還要穿著舒服。同時,每天練練筆,畫幅水彩或者素描,他也在勤練基本功。“我之前參賽少,取得的成績也不多。”
為此,小郝給假期制定了目標,利用這段充足的時間,為參加各大賽事設計作品。讀大三的小關瞄準了考研,目標是跨專業的會計專碩。“書買好了,剛到不久。”早上7點起床,11點結束,專攻英語和邏輯,小關已背了1000多個單詞。“看書累了,再聽聽網課,換換節奏。”小關說,以往的寒假是回家吃吃喝喝,今年是好好學習,爭取“彎道超車”。
親情 “每天關注疫情,和家人聯系互報平安。”
不能團圓的假期,小關和小郝與家里的互動反而變得頻繁起來。“以前是一周一次,現在隔天就和他們聊聊。”小郝時刻關注著家鄉疫情變化,也牽掛著家人,惦記著去年他剛領回的貓咪。
“我每天都和家人打微信電話,對他們來說,這個假期也很特殊。”小關說,除了發防護知識,家人問得最多的,是她“想不想家”和“缺什么”。她掰著手指數了數,蘋果、香蕉、桔子,熱水袋、羽絨服、加絨的厚拖鞋,都是家人替她網購的,“家里有暖氣,這邊是空調,他們擔心我凍著”,小關調侃,知道她喜歡吃茴香肉餃子,家人之前差點寄過來。
“雖然沒有回家,但其實,我們一直在一起。”小關想通過本報告訴家人,剛開始不適應,現在她每天生活規律,和周圍人關系也變融洽了,“在學校挺好的。”
“這么多天過去,比想象的留宿生活好多了。”小郝笑著說,他希望父母在家照顧好自己,希望六年級的弟弟“收收心”好好學習,“再給小貓多弄點好吃的,一周安排兩三次蛋黃。”現在兩人又“拓展”了假期玩法。“我和室友都喜歡唱歌,即興在宿舍里比賽飆歌。”小關喜歡本兮,張口即來,室友愛周杰倫、林俊杰,“我們用軟件PK,現在不用擔心吵到別人,平時肯定不行。”晚上7 點之后,小郝安排了半小時的跑步,每天堅持跑3公里或5公里。
過年 “老師說,不要擔心孤單,會給我們驚喜。”
“我想吃媽媽做的烤魚。”在小郝的印象里,現在是家里張羅過年的時刻。“天天看他們吃餃子,我惦記著家里的茴香肉餡餃子。”小關說,咬一口,味道香到“流口水”。帶著對家人的思念,這個“皖美年”怎么過?兩人已經有了打算。“我和室友計劃看場電影,期待了一年的《唐人街探案3》。”小關還想吃一頓海底撈,犒勞一下自己。“老家在山東的同學在合肥上班了,也不回去過年,我們一起吃個飯,喝點小酒。”小郝說,賀歲檔的《刺殺小說家》《侍神令》,如果情況允許,他都準備看。小郝告訴記者,老師讓他們不用擔心在學校會孤單,“說會有驚喜”。
“我們給學生準備了紅包,還準備了過年大禮包。”安徽農業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工作處處長姚莉介紹,除夕、年初一,學校食堂將對所有同學三餐免費,“摜蛋”“室內高爾夫”等小游戲讓學生吃好玩好;除夕中午,如果情況允許,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會給學生免費安排“年夜飯”,過一個特殊的團圓年。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疫情期間,安徽農業大學開通了心理熱線,每天有專職老師值班,第一時間給留校或返家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同時,對留校學生出入校門嚴格管理,必須持專門的“出入證”、查驗手機APP中請假申請獲批證明,才可以出校。考慮到學生在校的生活需求,學校兩個食堂全部開放,熱水正常供應,還為留校學生提供了校內勤工助學崗位,按天計算工資,“既能充分利用時間,分散精力,還能鍛煉一下。”姚莉表示。
曹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趙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