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建筑最能鮮活地再現城市歷史和氣質容貌,一錘一鑿、一修一建是時代的回響,更是產業加速騰飛的鏗鏘足跡。作為省會合肥城市空間拓展的原點,中心城區廬陽以永不停 歇的節奏成長壯大。尤其是“十三五”以來,廬陽城市品質逐年提升、城市建設成果豐碩。隨著建筑業躋身廬陽主導產業,未來五年,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 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廬陽區將緊抓國家戰略和政策環境疊加機遇,瞄準全省建筑業總部集聚區的愿景,加速打造全省有影響力的建筑業總部經濟。
向 “陽”而生 重點項目建設方興未艾
正奇金融廣場等金融高端樓宇屹立;銀泰中心二期正在火熱建設;梅小店等270萬平方 米復建點,讓超萬戶群眾喜遷新居……在合肥中心城區,項目有速度、建筑有溫度,“建設動 能”澎湃,建筑產業豪邁。
“十三五”以來,廬陽區危機中尋開拓,抓住新型城鎮化、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寶貴機遇, 全面深化建筑業改革,培厚建筑業發展沃土。隨著中安華力、中鐵四局一公司等企業逐漸涌 入,這些在安徽省內乃至全國都 “響當當”的行業新秀向 “陽”而生。遠到印尼雅萬高鐵、上海 F1國際賽車場等知名建筑,近到懷寧路下穿天鵝湖隧道等百姓身邊的項目,轄區重點建筑 企業以廬陽為 “圓心”,項目建設 “多點開花”。
目前,廬陽區已落戶建筑企業總部219家,“十三五”期間該區建筑業產值增幅近40%, 2020年,建筑業以15%的貢獻度位居全區各產業排行榜第三。建筑企業的蓬勃發展,成為了 廬陽區建筑業躋身廬陽四大主導產業的實力和底氣!
搭橋鋪路 真金白銀助力企業加速跑
“受疫情影響,公司資金周轉暫時緊張。”面對復工復產,合肥建設裝飾(集團)有限責任公 司負責人在急需購買原材料的節骨眼上犯了難。得知這一情況后,廬陽區住建局 “四送一服” 幫扶小組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對于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且有發展 前景的中小微企業,廬陽區給予金融新增貸款財政貼息的幫扶政策,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近年來,廬陽區以 “有形之手”助力企業紓危解困。針對轄區內建筑業企業面臨的融資難、 轉 型升級難等諸多問題,先后出臺《2020年廬陽區培育新動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 發展若干政策》《廬陽區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政策》等政策,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2020年,廬陽區共兌現高質量發展獎補資金415.4萬元,惠及企業18家,并對建筑業龍頭企業落戶、產業鏈落地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這也成為該區以獎勵政策扶持建筑業發展 力度最大的一次。
后起先行 產業集聚釋放發展力量
“立足千億GDP的新起點……形成以金融、商貿、建筑和戰新產業為主導的高質量發展 格局。”2021年“,建筑業”首次作為廬陽區第三大主導產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厚積薄發,方顯從容。作為廬陽主導產業不可或缺的 “分子”,建筑業發展擁有得天獨厚 的優勢。廬陽區環城河內5.2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合肥城市空間拓展 的原點,圍繞這一城市核心,廬陽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區域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如今, 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等歷史機遇齊聚廬陽,一批資產規模大、資質等級高 的大型建筑企業蓄勢起航。憑借雄厚的資金支持和成熟的基礎設施建設經驗,部分轄區建 筑企業還逐漸開始 “走出去”,以尋求更大的發展。
“十四五”期間,廬陽區將立足大型建筑業企業集聚優勢,加快推動廬陽建筑企業向區 外、市外、省外發展,加強廬陽建筑企業與大型國有企業聯動。同時謀劃實施建筑業集中區 建設,促進中小型建筑企業走向“專、特、精”,推動轄區建筑業沿著產業化方向由大變強,在 高質量發展之路中行穩致遠。
王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