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商報消息:這段時間,位于合肥市界首路海亮唐寧府的多名業主陸續向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反映稱,他們花了幾百萬購買的新房竟然滲水,而這種情況在不少業主家均有發生。這導致正在裝潢的業主停下裝潢,還沒裝潢的業主不敢裝潢,讓他們很是糟心。昨日,記者來到該小區進行實地探訪,并向小區的開發商及正在調查此事的合肥市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站,深入了解了此事。
小區新房窗外 貼滿“滲水”字樣
12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海亮唐寧府小區,從遠處便可以看到,小區多棟樓的玻璃窗戶上均貼著顯眼的“滲水”、“漏水”、“何時修”等字樣。
“這是我們自己貼的,貼這些字表示家里滲水。”業主楊女士稱,她是今年7月份在該小區購置的新房,當時花費了近400萬元,“我們小區一共7棟樓,戶型比較大, 加上贈送的面積,每戶大概200平方米,基本都是改善型需求。”楊女士稱,小區是今年5月30日交付的,今年夏天下雨時,有部分業主發現了“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情況,“窗戶在關閉的情況下,雨水就從窗邊滲進來了。”部分業主發現這一情況后,告知了其他業主。結果,越來越多的還沒入住的業主也發現自家窗戶會滲水。記者在現場看到,有部分業主家中窗邊和墻邊還留著明顯的滲水痕跡。
業主張先生稱,發現滲水情況后,大家重視了起來,展開了一次淋水試驗。業主們使用水管從樓上住戶家向下淋水,然后觀察樓下住戶窗邊是否滲水。“經過淋水試驗發現,小區眾多業主家中都存在滲水的問題。”
楊女士稱,經過業主們之間的交流和統計,一共有148戶業主家中滲水,而小區總共也就300多戶。“淋水試驗后,我家的陽臺,書房窗戶很快滲水。”記者從楊女士拍攝的視頻看到,窗外的水沿著窗邊漸漸滲入了窗內窗沿和地上。發現滲水后,倪先生等家中正在裝修的部分業主不得不停工,“家里滲水漏水問題沒有解決,進水了裝潢損失會更大,所以必須先解決滲漏水的問題。”而還沒有裝潢的業主也只能等待解決了滲水才敢裝修。
據業主們介紹,之所以出現窗邊滲水的情況原因有多個:窗外是鋁板幕墻,但在施工時,鋁板與鋁板、鋁板與墻面有縫隙,導致鋁板幕墻內部進水;窗外上面鋁板下方應有滴水線,但是實際上沒有做滴水線,導致無法截水,雨水直接就淋到窗戶;窗邊沒有做嚴實,存在縫隙,水就直接進來了。
眾多業主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開發商,開發商之前也拿出了維修方案,但楊女士等業主們對該方案并不認可。“維修方案就是在鋁板下方加上滴水槽,但我們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張先生說。
開發商:確存滲水問題 因滴水線效果差
對于此事,該小區的開發商——合肥海亮置業有限公司營銷部門一負責人稱,滲水的問題確實存在。其表示,小區今年5月30日交付,交付后至10月28日,開發商通過物業公司轉交業主關于滲漏問題的報修約12條,均已安排維修,目前,他們接到的滲水報修共40多戶。
該負責人稱,業主反映的情況主要是房屋存在窗邊滲漏水問題和窗臺存在倒返水問題,得知該情況后公司非常重視,并成立了處理工作組,于11月1日通知施工單位重做淋水試驗,初步出具處理方案,但業主代表不認可該整改方案。
據其介紹,對于倒返水的問題,主要是因窗上口鋁板幕墻下的鷹嘴滴水線不夠明顯,鷹嘴滴水線由鋁板幕墻彎折而成,因為施工中造成部分鷹嘴滴水線彎折不明顯,影響截水效果,導致倒返水的發生。至于倒返水后窗邊滲水問題,原因可能各不相同,“有的可能是窗邊發泡劑沒有做實,有的可能是窗邊混凝土沒有做實等。”
開發商出具的維修方案,就是增設滴水線槽,以達到與鷹嘴滴水線相同的截水效果;對于窗邊滲水問題,該公司表示,要根據每戶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維修。但是業主代表不認可這個維修方案。
該負責人介紹說:“最近合肥市質監站組織業主代表、開發單位、設計單位等多次召開協調會,由質監站從專家庫抽取專家,召開專家論證會。”該負責人稱,下一步根據專家論證后的方案,公司將抽調專業人員,要求施工單位配備精干力量,嚴格按照專家意見,在質監站的監督下,組織相關單位施工,對于共性問題立即開展維修,對于個性問題,按照一戶一方案方式逐戶維修。“對于業主反饋的問題,我們一定會積極處理,絕不會推諉責任。”
質監站:已出維修方案 試驗有效后實施
12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合肥市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站,工程監督一科商科長稱,目前他們正在調查業主反映的相關情況,具體原因和處理辦法,預計本周會給業主們一個初步的答復。商科長稱,根據目前調查的情況,業主窗邊滲水的情況是確實存在的,而鋁板幕墻缺少鷹嘴滴水線是導致倒返水的其中一個原因。
商科長表示,此前由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等共同參與,出具了維修方案,他們也組織了專家庫中的專家進行了論證,“下一步會根據論證通過后的維修方案,督促相關單位進行維修。先通過樣板維修,再經過淋水試驗,在確定維修方案確實可行的情況下,進行全面維修。這些我們會在調查結束后,給業主一個答復。”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張劍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