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淮晨報報道 記者從合肥機場方面了解到,目前,合肥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飛行區和工作區擴建工程預可研報告正待行政主管部門及行業管理部門審批。新建的24個遠機位、2個貨運機坪等工程于今年4月開工,計劃2021年6月竣工。合肥機場二期貨站基本建成,10月底開始試運營。
連續35年保證航空安全無事故
至2019年底,合肥機場已連續35年保證航空安全無事故,實現第60個空防安全年。
“十三五”期間,2018年合肥機場跨入千萬級機場行列,2019年集團完成旅客吞吐量1367.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萬噸,較“十二五”末分別提升82.9%和68.6%,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末規劃目標。
客運和物流的快速增長,為推深做實長三角一體化融合發展、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撐。
“十三五”期間,安徽機場集團不斷豐富航線網絡,初步建成以合肥機場為區域性航空樞紐,以黃山機場和池州機場為依托支點,通達全國主要城市、兼顧國際的“一干兩支”航空運輸網絡。
2019年合肥機場共有47家航空公司運營定期客貨運航班,執行客貨運航線超過100條,基本實現與國內適航省會城市全部通航。
搭建防疫物資流通“空中走廊”
自2014年合肥機場引進首架全貨機之后,“十三五”期間更是大踏步邁入全貨機時代。2020年冬航季,順豐航空執行每周5班合肥至深圳全貨機航線;美國康尼航空、龍浩航空分別執行合肥至芝加哥和河內航線,每周3班。
今年1月至10月,合肥機場運輸醫療物資超過450噸,搭建了至關重要的防疫物資流通“空中走廊”,為全球化疫情防控貢獻了民航力量。
如果經常到機場,會有明顯的感覺,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和以前的駱崗機場相比,“智慧”了很多。合肥新橋國際機場陸續投入橋載設備計量系統、智慧引導系統、A-CDM系統、自助值機、自助行李托運系統等硬件設施設備,實現國內旅客“無紙化”乘機,自主研發的航班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了內外網航班信息無縫對接。
合肥機場改擴建工程可研報告正待審批
“十三五”期間,安徽機場集團倡導綠色發展理念,斥資近2000萬元對合肥機場19個近機位、21座廊橋實施了橋載設備改造,推廣飛機APU替代設施使用,有效降低污染氣體排放。
很多人對合肥機場改擴建進展非常關注。記者從安徽機場集團了解到,目前,合肥機場航站區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飛行區和工作區擴建工程預可研報告正待行政主管部門及行業管理部門審批。新建的24個遠機位、2個貨運機坪等工程于今年4月開工,計劃2021年6月竣工。
合肥機場二期貨站基本建成,10月底開始試運營。黃山機場于2018年完成飛行區升級改造,池州機場改擴建正有序推進。
據悉,擬建的合肥機場二期項目,在規劃、設計、施工等環節還會繼續貫穿綠色機場建設理念,助力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余佼佼 通訊員 方明楊 楊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