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從合肥市交通運輸局獲悉,近日,交通運輸部正式批復安徽省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提出要提升合肥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力,力爭用5年時間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一批先進經驗和典型成果,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經驗借鑒。
意見分5方面提出合肥市交通強國試點工作路徑:
一是提升樞紐運輸能級
打造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兆西河通江一級航道,推動合肥港江海河聯運發展,重點培育合肥港至長三角其他大型港口集裝箱江海河聯運航線。啟動外環高速建設,推進城市軌道2、3期規劃建設,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體系。
二是優化樞紐智慧服務
加快發展數字交通,建設合肥綜合交通數據中心,創新推廣綜合客運一體銜接的全程電子化服務模式推動旅客聯程運輸服務設施建設,發展手機智能聯程導航、自助行李直掛、安檢互認等智慧出行服務。推進貨運樞紐智能化升級,構建跨方式、跨區域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引導農村智慧物流網絡建設。推進合肥中歐國際貨運班列站場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支持車聯網和車路協同技術創新,推動無人駕駛在樞紐場景應用。
三是加強樞紐站城融合聯動
統籌推動合肥都市圈軌道一體化規劃建設。以新橋國際機場、合肥站、合肥南站、新合肥西站等“一場三站”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依托,推進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建立城市軌道交通與地面交通有機銜接的保障聯動機制。以TOD為建設導向,創新軌道站點周邊用地開發建設模式,優化周邊產業布局。完善樞紐集疏運體系,推動鐵路專用線進港口、物流園區、大型工礦企業等。
四是深化樞紐管理體制改革
推動合肥高鐵南站綜合管理服務模式創新,提高各類交通樞紐綜合治理效能。制定軌道站場用地綜合利用政策,推廣軌道交通節地模式。在交通樞紐領域積極探索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 REITs)。
五是發展樞紐經濟
推進交通裝備制造、交通旅游、交通金融等交通關聯產業發展。依托“一場三站”,發展臨港產業,培育樞紐經濟。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促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在公交、出租汽車、城市貨運裝備中推廣應用。
交通運輸部批復意見提出,合肥市要通過1-2年時間,建成一批交通重點支撐性項目,合肥樞紐競爭力有效增強,在發展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區域性航空樞紐等方面取得典型經驗,并形成實施方案、指導意見、工作指南等政策成果。通過3—5年時間,合肥綜合交通樞紐輻射能力顯著提升,樞紐經濟、樞紐產業初步形成規模效應。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取得顯著進展,高速鐵路樞紐格局和多層次軌道交通網基本形成。樞紐一體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綜合交通樞紐集疏運體系更加完善,在交通樞紐用地綜合集約利用方面取得典型經驗,并形成指導意見、實施指南等政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