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作為安徽省今年唯一一名全盲考生,合肥考生昂子喻一直備受關注。考試結束后,他感到壓力很大,尤其是高考成績出來的前一天晚上,他緊張得難以入眠……7 月23 日上午,當高考成績出來的那一刻,昂子喻感覺渾身都輕松了:總分635 分,高出安徽理科一本分數線120 分。對一名盲人考生來說,這個分數十分難得,而這也意味著,與其他考生相比,昂子喻和他的家庭要付出更多努力。從小到大,昂子喻經歷了怎樣的人生?是什么讓他在學習上一步步實現突破?盲人考生高考是怎么進行的?昨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走進昂子喻家,聆聽他的求學往事。
昂子喻一家。
父親自制放大版教材
昂子喻今年19 歲,在他三四歲時,被發現視力有些問題,經醫院檢查確認,由于視網膜病變,雙眼視力正在減退。“檢查結果讓人難過,孩子從小自立性很強,而且他也想和其他孩子一樣到學校讀書。”昂子喻媽媽說。
在小學三年級時,昂子喻的視力更差了。書本上密密麻麻的字,他只能看清楚字體較大的那些。為此,爸爸將課本上的內容,全部輸入到電腦里,將字體放大數倍后,再打印出來。整個小學階段,他所用的教材都是父親為他特制的。
“孩子小學學習成績還不錯,在班級里排前三名。”昂子喻媽媽說,孩子也沒有覺得自己跟同學有什么不同,總體來說還是非常自信的,而且也很好學。
赴青島系統學習盲文
進入初中,昂子喻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但中考那年,他受到了打擊。“中考沒有盲文試卷,況且他對盲文也不熟悉。”父親說,昂子喻沒能參加當年的中考。
不過,合肥教育部門為昂子喻繼續求學指了一條道路,去青島盲校。青島盲校用盲文教學,組織學生進行考試,昂子喻可以系統地學習盲文,并參加之后的高考。“他是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青島盲校的。”父親說,昂子喻在盲校上學一年后申請轉回合肥,并進入合肥六中學習。
記者了解到,昂子喻第一次接觸盲文是在初二時,當時他跟著合肥特教學校一名老師,學習盲文4 節課,共約8 小時。“這位教語文的特教老師把自己知道的盲文,都教給了昂子喻。”媽媽說,這位老師對英語和數學等科目相關的盲文了解得不多,所以昂子喻學習盲文之路暫時中斷。到了青島盲校,昂子喻的盲文水平大幅提升。
去年高考覺得沒考好
在合肥六中求學期間,昂子喻和同學們上一樣的課,考一樣的試,跟其他同學沒有什么兩樣。從青島盲校帶回的高中階段全部97 本盲文教材,是他和同學唯一的區別。“有了盲文教材,課本上的內容就不需要別人念給我聽了。”不過,昂子喻說學校開展的各種考試,還是需要家人念出來,并幫忙寫答案。
記者了解到,在合肥六中組織的多次模擬考試中,昂子喻的成績都還不錯。去年,昂子喻參加了高考,當年考了551 分,比安徽理科一本分數線高出55 分,也被一所醫學類高校錄取。“孩子感覺高考發揮得不太好,所以想復讀一年。”媽媽說,家人尊重孩子的意見,所以經過多番考慮后答應了他。
高考上午考試最難熬
昂子喻告訴記者,連續兩年高考,他都是一人一個考場。盲文試卷是單面打印的,每科考試試卷有33 頁。為了方便答題,他坐在考場中間,四周的桌子都可以用。
“盲文試卷的考試內容和普通試卷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圖形類題目會少一些,一般用高考卷其它同等難度的試題代替。”昂子喻說,自己考前很少有盲文模擬試卷可以做,這個發現也是自己第一年參加高考時才知道的。
按照相關規定,全盲考生每科考試時間延長50%。“上午場一般是兩個半小時,他需要3 個小時45 分鐘,這很消耗精力。”媽媽說,上午場延長了,但下午場開始的時間與其他學生是一樣的,昂子喻中午很難好好休息。“還好現在都熬過來了,今年成績考得也不錯。”
學習之外最愛聽評書
記者了解到,盲文試卷印刷成本復雜,盲文以“方”為單位,每個方有6 個點,通過這些點的排列組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一般需要兩個“方”才能表達一個漢字音節。盲人考生在答題中,用手摸著盲文試卷來答題,花費的時間要比普通考生長得多,而在平時的學習中投入的時間也要多。
“對我而言,因為視力原因,平時課外活動很少,閑暇時我最愛聽評書以及一些中外名著。”昂子喻告訴記者,他愛聽單田芳的評書,也喜歡打開電腦播放一些中外名著聽,家人對他的學習沒有要求,但強烈的求知欲和自尊心讓他不甘屈于人后,看不見他就用耳朵去感知世界,去獲取知識。
昂子喻告訴記者,他在上小學的時候,因為視力原因,經常做作業做到晚上9 點多,同樣的功課,他的學習過程需要更多時間,這也讓他很珍惜課后時間。同時在上課時,他保持高度專注,老師每一句話,他都牢記在心,經常下課后,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回味課堂內容。
感謝一路幫過他的人
“我沒法像其他同齡人一樣看到這美麗的世界,但我希望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昂子喻說,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甚至是外出,除了父母,他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幫助。讓他難忘的是,有一次去北京參加夏令營,他和另外一名盲人要去一個地方,可是從地鐵下來后迷失了方向,是好心人把他們送到了目的地。
“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在家中,昂子喻說這是他很喜歡的文章,還有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從這些文章中,他懂得人應該珍惜生命。在采訪中,昂子喻還不忘感謝一路幫助過他的人。
丁心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魏鑫鑫 王吉祥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