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以多彩生活為教育內容,以知行合一為教育方法,以學校中每一個人各美其美為教育目的,這就是合肥市五一小學的“五彩教育”,它既是五一小學的辦學特色,更是學校的價值追求。
“在五一開始遇見最美的自己”,這是五一小學校園內小梅花秀場舞臺墻上的一句話,也是五一人共同的腳步。為此,學校重點聚焦“教師、學生、家長”三個維度的成長指數和幸福指數,努力讓校園走向景美、事美、人更美。
童真五一娃,亮相創意賽。
發現教師之美 激勵每位教師做最好的自己
鏡頭:
4 月26日,教導處的瞿賢軍主任早早來到學校進行日常巡視,他發現楊彩霞和張淑雅兩位老師利用新媒體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得課堂氣氛非常熱烈,瞿賢軍掏出手機記錄下了這一幕發到工作群里,老師們跟在后面紛紛點贊,說要好好學習。
這樣被點贊的老師在五一可不是少數,還有在疫情防控期間,關心學生身心健康、帶領孩子在室內做課間操的楊雪華老師;在學校門口發現學生體溫異常會溫柔安撫他們的沈兵老師;有把校園當成自己最愛的“家”的阮懷經老師等等。
專注課堂,遇見最美的自己。
每年在學校的“小梅花”表彰會上,學校會精心編輯一段視頻,播放的就是老師們在平時工作中美好的一面。這些視頻中,有老師安慰傷心的學生的畫面,有老師看到孩子沒吃早飯給他們拿出零食充饑的畫面,還有師生互動熱烈的畫面等等,這些畫面在每日巡視人員的眼睛里、耳朵里,都被及時地記錄了下來。
解讀:
教育教學巡視在五一小學每天都會上演,到目前已堅持了兩年。“這讓我們看到了老師的愛心與責任,并發現了更多老師的潛力與行動力。老師們有了學習的榜樣,自己也正在成為別人的學習榜樣。學校里就有了一種磁場,引導每個五一人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程朋軍校長說。
成就教師,是成就學生的前提。五一小學始終堅守“每位教師都重要、每位教師都優秀”的信念,學校班子成員核心任務也從“管理老師”轉向“發現教師”和“成就教師”。
青年教師代表安徽省參加全國教學大賽獲最高獎。
發現教師,首先要發現教師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學校做到“三個一”:每日一次教育教學巡視,重“微點贊”;每月一次“學校辦學品質提升月報表”,重用一組組數字點贊;每學年一次“五彩教師頒獎典禮”,重點贊的儀式感和幸福感。發現教師最終是為了成就教師,學校實施的“項目化管理”,其目的是讓每位教師都有鍛煉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
2020 年開始,學校工會又開始每月定期開展“發現教育故事,定格最美瞬間”活動,旨在用鏡頭捕捉校園內的小美好,展示“五一人家”的景美、事美、人更美。溫情的校園與最美的你,讓五一的教育更加柔軟潤澤,彰顯著五一人不同的精神與力量。
在日積月累的點贊中,五一好老師的樣子越來越清晰:心中有愛——有深重的社會責任感;手中有法——有勝任教育教學的能力;行中有為——有自己獨到的教育哲學。2019年,學校80%老師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獎,全國教學大賽一等獎、“中國好人”“合肥市新時代好老師”“合肥市師德楷模”“廬陽好人”等獎項和榮譽花落五一。同時,學校20多人次的錄像課被評為國家級和省級優課。
成就學生之美讓每個孩子的人生更“有戲”
版畫“深刻”贊母愛。鏡頭:
每周三下午社團活動時間,五(1)班的胡馨悅同學都會來到學校的少年宮。她從三年級開始選修了啦啦操,從此便愛上了這項運動,她參加過很多比賽,還取得了廬陽區啦啦操比賽一等獎。“我最期待的就是學校的節日課程,每個傳統節日前期,學校都會舉行各種類型的活動,特別有意思。比如端午節之前,學校會組織我們開展分小組包粽子活動,這些活動會讓我們學到很多生活技巧。”說到節日活動,陳奧運同學滿臉興奮。此外,胡馨悅和陳奧運都是小書蟲,胡馨悅喜歡看童話故事和世界名著,而陳奧運最喜歡中國的四大名著。
解讀:
多彩課程是成就學生的關鍵。五一小學在構建更適合的兒童課程上下足功夫,重點做好兩個立足:立足課程更有意義,豐富課程內容;立足課程更有意思,優化課程實施。
五一小學從“五彩教育”理念出發,對學校已有的課程進行規整、提煉,構建優化了出彩少年“四大課程”。經典閱讀課程,以“閱讀”為主題,兒童誦讀、圖畫書閱讀、整本書閱讀三大核心閱讀課程進課表,確保每個孩子從入學到畢業至少閱讀48 本書、誦讀500 篇經典詩文;少年宮課程,以“實踐”為主題,30 多個社團課程采取選課走班,人人參加,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節日文化課程,以“體驗”為主題,開設六大節日課程:燈謎節、讀書節、研學節、藝術節、學科節、體育節,讓兒童走向更廣闊的世界;新六藝課程,以“成長”為主題,開設六年成長必修課,致力于培養未來社會公民。四大課程,既有“知”的積累,更有“行”的體驗,努力讓學生享有多元的學習經歷,具有會玩、會學、會生活的能力。
五一學子以童聲歌頌祖國。
近日,在合肥市關工委2020 年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上,合肥市五一小學被評為“合肥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有意義的事要做得有意思,孩子才會喜歡。為此,學校把“學生喜歡什么樣的教育”作為課程實施的突破口,緊抓“全”和“新”兩個要素。學校四大課程,在學生參與面上做到“一個都不少”。學校努力關注每個孩子的不同,為孩子搭建多樣舞臺,孩子們也收獲良多。比如在合肥市小創客比賽中獲“創客小明星”,女足問鼎全國邀請賽冠軍,合肥市燈謎比賽中獲金獎等等。此外,在中科大科技周、在安徽大劇院舞臺上、在合肥市氣象館里等地方,都讓孩子們擁有了成長機會。每年的開學典禮,學校不僅有優秀學生表彰,還會隨機抽取“開學幸運天使”;科技節邀請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主持人芝麻哥哥來校與孩子們分享科普知識;定期邀請高雅藝術進校園,不僅有交響樂,還有戲曲等,讓孩子們欣賞美的同時,對校園生活也充滿無限期待。
引領家長之美 把門外“看客”帶進教育“第一現場”
鏡頭:
杏花公園的草地上,十幾個孩子和家長圍坐在一起,分享他們看過的繪本故事。對于二(2)班的徐子婷和她的媽媽葛有聰來說,一直是難忘的,這是葛有聰組織的一次家長閱讀活動。葛有聰從女兒上一年級開始便參加了學校的“益童學”家長閱讀工作坊,每周五上午,家長們坐在一起,進行寫作和閱讀方面的學習。
六(2)班王旭的媽媽應俊玲是學校家長課堂的常客,“學校組織的家長培訓真的能學到很多教育方面的知識。”應俊玲說,學校邀請的專家傳授的方法指導性很高,她在平時按照專家的方法與孩子交流,覺得很有效果。
解讀:
成就學生,離不開家庭教育。五一小學把家校同心同向同力作為一項常態工作,通過“家長課堂”和“開門辦學”,打破壁壘,打通聯系,不斷影響和引領家長,努力讓家長也成為最好的老師。
家校共建“生活大課堂”。
五一小學的家長課堂做到“三級培訓”:初級班,通過“閱讀、培養和習慣”三個主題三次培訓課程,讓家長“持證上崗”;中級班,每月一次面向不同年級家長開設專題系列培訓,讓家長跟上孩子的成長;高級班,以閱讀為主題,培養“閱讀種子家長”,助力書香家庭建設。長期的課程培訓引領,讓家長和學生都愛上了閱讀和寫作。今年疫情期間,二(2)班徐子婷的媽媽葛有聰寫的《特別假期里的教育故事》還被省級網站安徽網教育欄目錄用,給了家長和學生莫大的鼓勵。學校還堅持“開門辦學”,除了成立家委會參與學校管理外,還建立了“家長開放日”和“家長當老師”等制度,舉辦的重大活動都向家長開放,讓家長走進教育“第一現場”。
五一小學更注重對家長的引領。一是方向引領。由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制訂的《五一小學“美麗家長”成長公約》已定稿,讓五一家長有了行動方向。在2019 年2 月發布合肥市美麗家長評選中,五一小學已有一位家長獲此稱號。
二是價值引領。2019 年12 月,學校開展了首屆“家風家訓”征集活動,讓家庭教育更有力量。每天清晨,聽到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五一小學真正高質量的教育已經開始。近年來,五一小學走在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上,獲得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狀,被評為合肥市“百姓身邊的好學校”、合肥市素質教育示范校、合肥市德育先進集體、合肥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學校還成為合肥市首批中華優秀文化傳承校并被推選參加全國評選。
教育需要堅守與創新并重。前行的路上,五一小學一直在實現自我突破:要辦高質量的教育,辦一所讓學生擁有美好童年記憶的小學,成為師生幸福成長的樂園,打造成廬陽北部地區的教育新亮點。
韋豹 周曉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