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百億突進”到“千億騰飛”, “十三五”期間,合肥市包河區成為安徽省首個經濟總量“千億城區”。12月30日,記者從中共合肥市包河區委四屆十五次全會上了解到,到2025年,包河區將力爭GDP總量達到2300億元,綜合實力挺進全國35強,在長三角區域實現從“中等生”到“優等生”的跨越,為在安徽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區奠定堅實基礎。
據介紹, “十四五”期間,包河區將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培育創新發展新引擎。全力服務濱湖科學城建設,做優科技創新平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到2025年,實現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600家。同時,堅持人才引領發展,到2025年,力爭新引進和培育院士工作站10個,重點領軍人才100名以上。
在深度融入長三角方面,包河區將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協同、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加速融合,打造全省對接滬寧杭高端要素的橋頭堡、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實現從“中等生”向“優等生”跨越。
其中,包河區將依托濱湖科學城、安徽創新館,發揮合杭夢想小鎮等平臺作用,支持企業與滬蘇浙創新型龍頭企業合作;利用好高鐵南站、合肥港等資源,基礎設施全方位接軌先發地區,打造長三角多式聯運的重要節點。
在推動長三角公共服務一體互通方面,包河區將充分利用G60科創走廊9城市“一網通辦”異地證照的有利條件,探索更多便企惠民改革,為企業登記、群眾生活創造更優環境。2021年,包河區將推進醫聯體建設,暢通與長三角先發城市就醫綠色通道、遠程診療共享通道,提升異地結算服務深度、增強市民就醫便利度。
此外,2021年,包河區還將優化城市空間,推進“一園一區一城一街一中心”建設,推進淝河片區、義城老街、丙子老街、周谷堆等重點區域征遷。通過城市更新行動,讓城市留下街巷肌理,延續歷史文脈。
在提升文化服務水平上,包河區2021年將建成開放鳳凰劇院,加快建設工人文化宮,創建國家一級文化館、國家一級圖書館,推廣24小時智能圖書柜,讓“書香包河”觸手可及。
李多慶 包育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碧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