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七年累計投入125 億元,完善城市基礎配套;發展六大產業,形成以長鑫為核心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坐擁新橋機場航空港和空港保稅物流中心兩大平臺,全面提高開放水平;空港國際小鎮全面開建,總投資500億元……
9月21日,安徽自貿區總體方案正式公布,支持建設合肥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合肥空港經濟示范區迎來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大歷史新機遇。據了解,近年來空港經濟示范區積極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合肥新橋機場區域樞紐、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建設,努力打造長三角區域門戶樞紐、科創型臨空產業集聚區、國際生態宜居精英航城。
投入百億完善基礎配套
2013 年,駱崗謝幕,新橋起飛,空港經濟示范區應運而生,成為合肥市“1331”城市發展空間布局重點打造的3 個產業新城之一,并全面掀起建設高潮。7 年間,合肥經開區累計在空港示范區投入125.6億元,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設施建設。
今年,合肥經開區成立空港建設指揮部,計劃實施大建設項目65 個,完成投資25.5 億元。目前,在建工程項目57個,其中道路23條共36公里,3個安置點面積77萬平方米。
兩大產業基地逐漸成形
產業方面,合肥空港示范區發揮臨空優勢,重點發展高端集成電路等六大產業,初步形成以長鑫為核心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以唯品會、菜鳥為代表的航空物流基地。
目前,長鑫存儲首款“中國芯”8GbDDR4 內存產品正式上線銷售,空港示范區也圍繞長鑫存儲項目布局上下游產業鏈配套,提供生活服務設施,致力于打造產城融合國家存儲產業基地、世界一流的存儲產業集群。
打造國際航空貨運中心
合肥市八大開放平臺中,空港示范區坐擁航空港和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 型)兩席,地位重要。依托航空港,空港示范區先后建成運營進境水果、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指定監管場地,建成藥品口岸監管場所,并申報建立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 型)運行平穩,通關便利,保障了長鑫存儲7×24 小時保稅備件需求。2019年,園區實現一線進出口額7715.45萬美元。
下一步,合肥空港示范區將圍繞打造國際航空貨運集散中心,力爭2025 年新橋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2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萬噸。
牽手華僑城建空港新城
今年5 月,空港國際小鎮全面啟動建設。該項目位于空港經濟示范區的核心區域,規劃總用地面積約9.2 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約420 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約500 億元。按照國際一流、世界領先的標準,與華僑城集團合作,打造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典范。
同時,空港示范區全力支持新橋機場改擴建和綜合交通換乘中心今年實質性開工,爭取早日建成投運,同步推動合新六城際鐵路、地鐵S1線加快建設。
李長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