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如何建設“綠色機場”?如何打贏“藍天保衛戰”?9月22日,記者從合肥新橋機場獲悉,合肥機場正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合作,對機場大氣污染排放進行觀測和評估,為下一步的防控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助力“綠色機場”建設。
據悉,此次實驗項目由安徽機場集團會同東航安徽分公司共同實施,充分利用第三方——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資源優勢,共同開展合肥機場大氣觀測實驗,這也是國內率先開展機場跑道附近飛機污染排放大氣觀測實驗。項目運用點線面有機融合的機場大氣污染排放精準評估技術,分析民航飛機在起飛、著陸以及滑行階段的尾氣排放特征及其影響,獲得高時空分辨率下機場真實大氣排放變化特征,科學評估機場大氣污染排放特征及其對周邊空氣質量的影響,為機場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科學數據支撐。
圖為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儀,檢測揮發性有機物。
據了解,民航局“藍天保衛戰”3年行動計劃明確要求,經過3年努力明顯改善機場場內空氣質量和工作環境。之前,安徽機場集團已經推進并實施“油改電”和APU替代等項目。此次大氣觀測實驗是持續落實要求的又一重要舉措,可為下一步機場大氣污染精細化防控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楊海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