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指出,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 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 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近年來,合肥市“線上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制造業也取得高質量發展的豐碩成果。
戰新產業已占工業 “半壁江山”
據了解,合肥實施“工業立市”戰略以來,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保持“兩位數”增 長,穩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2013年~2019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工業總量穩居省會城市前10。其中,2014、2015、2016、2018和2019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3位。
合肥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2013年~2019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 增長接近20%,對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由42.4%提高到88.9%。戰新產業、高技術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由2016年的30.4%、15.8%,分別提升到2019年的54%、29.5%。
近年來,合肥致力于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已擁有家電、智能語音、新型顯示、新能源汽車等4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新型顯示器件、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3個產 業入選首批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2016年,國務院關于合肥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中,將合肥確立為“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在賽迪顧問《2019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報告中,合肥市位列全國126個重點城市第14位。
打造 “基金叢林”培育新興產業
合肥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 在新興產業發展上,推動長鑫12英寸存儲芯片、維信諾第六代AMOLED顯示、京 東方10.5代線、晶合12英寸驅動芯片,長安汽車二期、通威2.3GW高效晶硅電池等項目建設投產。在傳統產業改造上,打造汽車家電“整機-配套-集群”、新能源汽車“整車電機-電池-電控”、智能裝備“主機-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示范應用”等若干產業鏈。
另外,合肥也致力于優化制造業發展生態環境,逐年加大市級先進制造業政策資金投入,近三年來市級支持制造業企業資金超百億元。合肥還陸續制定出臺光伏、中國聲谷、軟件和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專項產業政策,加大對企業做強做優、研 發設備投入、應用模式創新等的支持。
此外,合肥創新打造“基金叢林”,發揮基金的引導撬動作用,先后組建芯屏產業投 資基金等一系列直投基金,推動京東方6代、 8.5代、10.5代線,晶合12英寸晶圓、長鑫 DRAM存儲芯片等重大標志性項目落地。同時靈活運用引導基金和天使投資基金,支 持初創企業、中小企業“破繭成蝶”。至2019年底,市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59億 元,參股設立子基金31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