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目前,“綠色大圩”葡萄文化旅游節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中。18年來,合肥市包河區以節為媒,讓大圩葡萄從“藏在深閨無人識”,到如今家喻戶曉。一串串葡萄的茁壯成長、一屆屆葡萄節的精彩舉辦,見證了大圩居民脫貧創富、邁進小康、走上鄉村振興的奮進之路。8月30日下午3時,合肥市包河區委宣傳部、新安晚報、安徽網將聯合舉辦“知名作家品大圩,葡萄架下話小康”活動,眾多文化大咖將走進包河區大圩鎮,一起品香甜葡萄、談大圩振興、說包河發展、話小康生活。
合肥市包河區作為安徽“第一城區”,正闊步邁向現代化中心城區。目前,包河區已經實現了全面小康,然而要想從物質小康到精神小康、追求更高品質的小康生活,更需要文化支撐、人文依托,讓包河、大圩散發出別樣韻味,為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力。
8月30日下午,“知名作家品大圩,葡萄架下話小康”活動將正式啟動,參加此次活動的知名作家有安徽省作協副主席洪放、安徽省寫作學會副會長許若齊、光明日報安徽站站長常河、新安晚報副總編輯甘社會、安徽電視臺紀錄片導演于繼勇、知名作家閆紅、安徽大學教授章玉政等,他們將來到安徽鄉村振興示范區——大圩鎮圩美·磨灘,在這個詩意鄉村田園,一起暢談鄉村振興、小康生活,用文化涵養小康亮色!與會作家還將在思想碰撞中,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感,以更大的創作激情打造高質量文化產品,豐富群眾精神世界,讓人民群眾享受高品質文化生活。
為了讓葡萄成為大圩居民的“致富果”,2003年8月,第一屆綠色大圩葡萄文化旅游節閃亮登場,經過連續18屆大圩葡萄節的舉辦,一串串葡萄見證了大圩人民創富奔向高品質小康的步伐。大圩也從最早的偏僻鄉村,變成了“最美湖區都市田園”,邁向了品質生活新高地。為了創新葡萄銷售模式,今年活動期間,還搭建了400平方米大圩鎮農產品直播基地,初選100名“葡二代”“新農人”進行農村電商培訓。另外,大圩鎮還與京東等物流巨頭簽約,讓正宗的大圩葡萄快速送達全國。
目前,大圩鎮已成為安徽省、合肥市鄉村振興典范,已打造出安徽鄉村振興的“大圩樣本”。如今,文化產業讓大圩彌漫書香氣息,金葡萄文化廣場即將開放,綜合文化站、文化活動中心、“圩美·書吧”、農家書屋等常態化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已惠及群眾6萬多人次;而休閑體育則讓大圩釋放青春活力,“圩馬”“迎新跑”“熒光跑”等多場體育賽事活動精彩紛呈,吸引近3萬群眾來到大圩,感受運動魅力。
李多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方昌林 /文 劉環環/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