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內暢外達”立體大交通 撐起包河發展大格局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包河的大交通,真是一年一個樣!從南到北,20分鐘就到達了,全程無紅燈,非常方便,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家住濱湖新區的張先生每天驅車到市區上班,看著包河交通建設日新月異的發展,他感慨萬千。

包河大建設離不開大交通,高鐵、高速、地鐵、連接城市南北的高架,構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包河交通網,也是一部承載著市區兩級建設人的奮斗史詩。

助力構造立體交通,“脈絡”更通暢

“道路規劃得非常好,包河大道與上海路打通后,從市區15分鐘就能到濱湖,高架橋全部連上了,交通越來越通暢,道路越來越美觀。”李勇是合肥“大圩葡萄種植第一人”,1988年就開始在大圩鎮種植葡萄。說起交通的變化,他深有感觸:以前是砂石路,車子開不進來,公交不方便,游客也不愿意來;2003年后道路越建越好,如今寬敞的柏油路直達田間地頭,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甚至外賓前來購買游玩,小小的葡萄帶動了當地村民致富。

如今,包河區城區道路骨架基本形成,已建成高架空中網,“一刻鐘”快速交通網初步形成。“高架的暢通,連通了包河至合肥的各個縣市區,方便了地區間的交流,也給通行提供了快速通道。”包河區住建局局長洪明說,一批城市主干道的建成使得包河的路網更加健全,城市化發展更加快速。

2016年12月底,合肥軌道1號線開通,合肥進入“地鐵時代”。“軌道1號線大部分站點都在包河區,出行便捷更加凸顯包河的區位優勢。目前軌道4、5號線的建設以及預備建設的軌道6號線、7號線、s1號線都在為包河的發展貢獻力量。”洪明說,郎溪路高架包河段正式放行,合寧高速互通立交即將完工,錦繡大道、休寧路等6條主干道路拓展延伸,關麓路、白馬尖路、龍井峽路等9條支路網建成通車,曙光路、桐城路、望湖中路等8條支次干道提升改造,區域內立體綜合交通體系正加速形成。

邁入“高鐵新時代”,通達全國各地

今年6月,商合杭高鐵全線通車運營,合肥和沿線城市基本實現“1小時”通達,進一步提升合肥高鐵樞紐地位,也推動了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發展。交通便利提高了市民出行交流的頻率和廣度,拓展了合肥的發展空間。 

2009年2月,十五里河中段片區綜合改造項目啟動,圍繞服務保障高鐵項目建設,規劃用地面積11.13平方公里,涉及常青街道及望湖街道403萬平方米房屋征遷。2014年,高鐵南站開通運營,在毗鄰政務文化新區和濱湖新區的土地上,曾經落后的城郊結合部闊步邁入“高鐵新時代”,坐擁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合肥高鐵南站,包河集聚了全省最便捷的交通資源優勢。

2018年,“一體三翼”區域發展成為包河區新時期重大戰略部署。自此,包河區邁入“高質量發展、高品質建設、高效率治理”新階段的步伐。據包河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一體三翼”區域位于長三角副中心城市合肥的發展主軸之上,地處濱湖新區與合肥老城的過渡地帶,毗鄰省級行政中心,擁有合肥港、地鐵1號線和5號線、包河大道高架,緊鄰合肥南站、包河大道高速出入口。“其中,合肥南站作為多條客運專線及城際高速鐵路的交會節點,是通達全國的重要交通樞紐。水陸空一體化的交通優勢,便于‘一體三翼’區域與其他區域的人員交流、要素共享,發展新興產業。”

位于包河區境內的合肥港是中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 是城市建設和沿河產業布局的重要依托。合肥港(2035年)總體規劃已經批復,未來將已形成“一湖六線、一港七區”的總體布局。合肥港的迅速成長壯大,真正實現了包河區乃至合肥市通江達海,走向世界。

暢通“毛細血管”,出行更便捷

除了重點建設交通大動脈,包河區在“毛細血管”的建設上也下足功夫。大動脈通了,實現包河區與其他區域快速融合;“毛細血管”多了密了,則區域內循環就特別通暢,居住的舒適感會大大提升。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天都灰頭土臉,如果刮風,連嘴都不能張。”租住在葛大店的城中村的周宇,在南淝河路上的一家建材城上班。南淝河路的路況曾讓他苦惱不已。而今隨著淝河片區的綜合改造,淝河鎮一帶已經蝶變重生,高樓大廈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寬,環境越來越美,公園越來越靚,老百姓的幸福感也越來越強,“淝河的整體交通環境上去了,我們更愿意留下來了。”

淝河鎮的改造只是包河區域內部交通建設變化的一個縮影。據包河區住建局局長洪明介紹, 近10年來,包河區共完成建設支路網市政道路總里程約60.8公里,總投資約26億元;其中2019年,完成20條支路網以及5條慢行系統建設,完成7處停車場,增加 1395個泊位,百姓的交通出行更加便利。

2020年,包河區將深入實施四大空間戰略,推進“一區一帶一核一廊一園一圩”組團建設、融合發展。“一區”依托濱湖科學城核心區獨特優勢,啟動實施濱湖新區85平方公里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今年重點推進徽州大道、方興大道、紫云路等道路提檔升級,著力補齊新區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全面提升新區承載力和輻射力。

李多慶 包育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大建設十四年 合肥包河區華麗蝶變“安徽中心”

作為安徽第一城區,合肥包河區今年吹響了對標對表長三角、在全省率先建成現代化中心城區的“新一輪大建設號角”,努力開創“安徽中心、和美包河”建設的嶄新局面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汤阴县| 沙湾县| 大埔县| 定西市| 庆云县| 邳州市| 瑞昌市| 湘潭县| 铜川市| 弥勒县| 视频| 蛟河市| 辽阳县| 贵阳市| 雅安市| 浏阳市| 平顺县| 瑞丽市| 雅安市| 高雄县| 宜都市| 聂拉木县| 舞钢市| 灵寿县| 多伦县| 芦溪县| 苍山县| 义马市| 通海县| 儋州市| 息烽县| 平昌县| 平邑县| 东乌珠穆沁旗| 浪卡子县| 岫岩| 梓潼县| 原平市| 昌吉市|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