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合肥發改微信號消息: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主要指標持續回暖。
一、基本情況
(一)工業生產穩步回暖
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7%,降幅比前4個月、一季度分別收窄2.2和8.5個百分點。從產銷看,工業品產銷率98.4%,比前4個月提高0.3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出口交貨值增長5.4%,比前4個月加快11.7個百分點;筆記本電腦產量突破千萬臺、增長47.0%,集成電路增長8.3%。從產業看,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自2017年9月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前5個月增加值增長2.5%;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產業高位運行,增加值增長22.2%。
(二)項目建設不斷提速
1-5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8.7%,降幅比前4個月、一季度分別收窄6.2和12.6個百分點。項目開工明顯加快,全市共有投資項目2113個、同比增加237個,其中5月份當月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88個、同比增加36個,與前4個月累計新開工項目數(90個)相當;項目完成投資下降5.8%,比前4個月收窄9.0個百分點。重點領域投資開始發力,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4.7%,比前4個月強勢收窄13.4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由前4個月下降7.0%轉為增長4.2%;社會領域投資增長51.4%,比前4個月激增42.1個百分點,其中衛生領域增長48.4%。
(三)消費市場較快復蘇
1-5月,全市限上消費品零售額687.26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前4個月、一季度分別收窄5.3和12.3個百分點,居省內第4位,比前4個月前移3位。商品零售普遍提速。5月份,全市23類有零售額的商品中,有20類實現正增長,13類比上月提速或降幅收窄。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消費升級類商品增勢迅猛,分別增長1.2倍、1.7倍和2.3倍。實體零售繼續好轉。限額以上企業中,有店鋪零售業態零售額連續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1-5月,有店鋪零售業態實現零售額479.12億元,同比下降5.3%,比前4個月收窄4.6個百分點。
(四)外貿增長勢頭延續
1-5月,全市進出口總額138.90億美元,同比增長17.2%,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5.2、13.0個百分點,增速居省內第4位。其中,出口79.58億美元,同比增長5.5%,連續兩個月保持正增長;進口59.32億美元,增長37.6%。合肥中歐班列發運165列,其中,中歐去程70列、同比增長11.1%,中歐回程46列、同比增長58.6%,中亞去程49列。合肥新橋機場5月份運輸國際貨郵3117.7噸,創單月國際貨郵吞吐量歷史新高。
(五)財政收入降幅收窄
1-5月,全市財政收入643.35億元。完成稅收收入556.4億元,降幅比前4個月收窄2.7個百分點;財政支出420.20億元,其中民生支出363.31億元,占全部財政支出的比重為86.5%,同比提升0.3個百分點。
二、運行特點
(一)復蘇勢頭明顯加快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升。5月份,除財政收入外,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實現增長。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9%,連續2個月保持“兩位數”左右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由上月下降2.2%轉為增長8.2%,高于全省1.1個百分點;限上消費品零售額177.01億元,增長17.6%,創2018年2月以來新高;財政收入下降7.4%,降幅比上月收窄4.1個百分點。
1-5月,主要指標比前4個月均有不同程度回暖。企業生產經營恢復正常。5月份,規上工業企業中,有98.4%的企業開工生產,高于同期水平2.2個百分點;限上商貿單位中,有95.2%的批發和零售業單位實現銷售,93.8%的住宿和餐飲業單位實現營業,分別比4月份提高0.1和0.8個百分點。調查顯示,截至6月3日,近九成(88.3%)規上服務業企業員工到崗率100%。多數縣區回升態勢明顯。
從工業看,1-5月,所有縣(市)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均比前4個月有所改善。從投資看,有11個縣(市)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前4個月收窄或加快。從消費看,所有縣(市)區限上零售額增速均比前4個月有所好轉。
(二)新興動能加速集聚新興產業加速前行。1-5月,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3.6%,比前4個月加快2.7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長0.7個百分點。八大產業由前4個月的“一升七降”轉為“二升六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3.3%,新能源產業由前4個月下降6.3%轉為增長4.3%。1-5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由前4個月下降0.3%轉為增長2.6%。
數字經濟乘勢而上。以網絡游戲、網絡閱讀、網絡音樂和視頻為代表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快速增長,初步統計,前5個月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0%左右,連續2個月保持40%左右增長。1-5月,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01.92億元,增長81.7%,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占限上零售額比重達14.8%,同比提高5.5個百分點。“新基建”投資增長23.4%,比前4個月加快4.4個百分點,其中大數據中心投資增長1倍。
新市場主體由降轉正。5月份,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2.22萬戶,同比增長7.7%,疫情發生以來首次由降轉增。截至5月末,全市實有市場主體總數105.76萬戶,同比增長17.9%。(三)發展活力有效釋放政策效應逐步顯現。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在2020年形成的減稅降費達44.4億元,2020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7.2億元。隨著各項惠企暖企政策落細落實落地,企業成本不斷下降,盈利水平加快恢復。1-4月,規上工業企業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10.4元,同比減少0.2元;實現利潤總額52.05億元,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32.6個百分點。先行指標不斷向好。1-5月,公路客貨運周轉量下降3.1%,降幅比前4個月、一季度分別收窄2.0和11.3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同比下降5.0%,降幅比前4個月、一季度分別收窄1.7和10.9個百分點。5月末,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74萬億元,較年初新增1506.73億元,同比多增666.89億元。企業信心明顯增強。5月份,制造業PMI為51.3%,連續3個月位于擴張區間。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60.7%,比上月提高3.0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位于臨界點之上,企業對未來發展趨勢總體看好。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