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招募大量業務員,讓每人都持有“話術寶典”,假冒全國知名專家免費診斷,專門誘騙患病中老年人以高價購買保健品……記者從合肥包河警方獲悉,近日,一專門針對老年人,銷售低成本保健品或真假摻賣保健品的詐騙團伙成功被端。
39元試用后被忽悠花兩萬
家住合肥市包河區的孟大爺患有關節炎,常年受病痛折磨,對各種養生信息格外關注。2020 年3 月,孟大爺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堂”醫館醫師,現醫館舉辦活動,只需39 元就可以低價試用醫館的龍頭產品——一款祛風除濕、舒經活絡的保健藥物,名額不多,先到先得。
孟大爺看價格這么便宜,便買了一盒。很快,他收到了“醫館”寄來的快遞,除促銷的保健品外,還附贈了刮刮卡,宣傳單、小冊子,“延年益壽”“包治百病”的廣告讓孟大爺心動不已。
吃了(保健品)沒幾天,孟大爺又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醫館的專家醫師,要進行電話回訪。一陣寒暄后,該“專家”稱為了回饋老客戶,推出了大禮包活動,一個療程原價上萬元,現在只要1000-2000 元。經不住對方的不斷忽悠,孟大爺斷斷續續買了2萬元的假保健品。直到民警找上門來,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招募業務員“流水線”作案
2020 年5 月7 日,社區民警在轄區開展日常工作中,發現位于合肥市望江路與金寨路交口的“××堂”醫館內經營活動存在異常。經初查,該處組織50 多名年輕男女線上售賣保健品,且不具備相關銷售資質。5 月8 日下午,包河分局所隊聯合,對該團伙犯罪活動地點集中收網,成功抓獲包括法人代表、業務組長在內的各層級犯罪嫌疑人58 人,現場繳獲查扣疑似假冒偽劣違規保健品500余箱。
經查,2019 年開始,該公司法人代表李某某開始涉足藥品、保健品領域,但公司根本沒有相關經營資質。后來,李某某陸續招聘了50 多名員工,下設客服部、復購部、倉庫管理、快遞發等多個部門,形成一條“流水線”詐騙模式,主要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大量公民個人信息,電話售賣。
□詐騙方式:“小恩小惠+套路話術”
經調查,該團伙成員文化水平偏低,基本沒有醫學背景。面對不同患者的各種病癥,他們卻能像“專家”一樣,對答如流。原來,為了提高詐騙成功率,團伙成員人手一冊“話術”指南。所謂“話術”,就是該團伙提前準備的“對話資料”,包括如何冒充醫院的專家給對方打電話,如何把握醫療常識和語態、語速的技巧等。“話術”指南明確寫有對話步驟,即謊稱專家——問診病情——銷售產品。
“話術”指南對場景設計、聊天內容都有詳細標注,對被害人可能提到的問題均有應對方案,每種套路都有上百句的現成臺詞,臺詞結尾標注應使用的情緒語氣,還有如何關愛客戶、夸大病情……所有客服人員上崗前,都經過了相應的“精密培訓”。
據了解,該團伙推銷的產品大多被鑒定為標識標簽不符合規定的“三無產品”,進價多為幾元至幾十元不等,售價多在1000元至2000元。或者直接真假摻著賣,牟取高額利潤。
該團伙還在快遞中夾帶醫療卡、刮獎卡、VIP 卡、神藥清單等物品,并針對經濟寬裕的被害人,以大禮包的形式繼續詐騙。“我也不在意這些東西的真假,反正吃不壞人。”李某某交代,“大禮包實際上就是一種銷售的策略,也就是除了保健品外還附贈一些老年人布鞋、老花鏡等禮品,讓客戶認為得到了實惠。”通過此種手段,不少老年人上當受騙。
□警方提醒 切勿因禮品沖動消費
據介紹,涉老詐騙犯罪日趨專業化、職業化,此類犯罪以老年人為主要詐騙對象,辨別難度加大。同時,有老年人平日缺少子女關懷,生活方式單一寂寞,對陌生人的噓寒問暖放松了警惕。此外,老年人普遍有老年疾病,急于求醫的心理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并且容易受價格誘惑、會員打折、禮包贈送等影響,陷入詐騙陷阱。警方提醒,就醫要到正規醫療機構。購買保健品時,要仔細辨別批號,認真閱讀產品標簽和說明書,必要時登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真偽。不要聽信電話推銷的一面之詞。買保健品前,最好與家人商量,切勿因禮品派送等活動沖動消費。購買保健品時,及時索要發票等憑證,妥善保管,以便日后維權。
合公新 汪佳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趙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