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醫生,我真的受不了了,孩子再不高考我就瘋了。”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的診室里,前來就診的王女士掛著大大的黑眼圈,向醫生“大倒苦水”。
其實像王女士這樣的高三學生家長并不罕見,每年高考前,總有一些家長和考生一起出現“高考焦慮”,甚至比考生還嚴重。特別是今年,疫情加上高考延期,這種“折磨”無疑更加一重。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主任醫師鐘慧表示,多數家長的“高考焦慮”只是應激反應,但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張女士的女兒成績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望女成鳳”心切,張女士對她的期望值很高。高考臨近,張女士經常莫名其妙地產生各種擔憂并徹夜難眠。
某天晚上女兒吃飯時說沒胃口,這本是很正常的事,但在張女士看來卻非常嚴重。當晚她不停給親戚朋友打電話尋找解決辦法,丈夫隨口說了兩句后,異常暴躁的她當即與丈夫大吵起來。
“情緒不穩定、發脾氣,徹夜難眠、生物鐘失調,以及莫名其妙地產生各種擔憂,張女士這三個異常指標顯示,她已經到了重度焦慮的程度。”鐘慧說。
不過鐘慧同時表示,張女士的這種情況未必要到醫院就診,因為她出現重度焦慮還是因為孩子的狀態,“她處在高考這個情境里,家庭狀態發生變化,所以只能說是應激反應,并非患上焦慮癥。”
鐘慧建議,此時張女士可以暫時脫離這個讓她緊張的環境,別和孩子碰太多面,避免和學習有太多“交鋒”。同時做些自我調整,比如和愛人多溝通,讓生活更豐富。
朱世玲 李皖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小測試
做做下面幾道題 看你是否太焦慮
家長如何自測有無“高考焦慮”呢?鐘慧給出一個簡單的量表,一共十道題,家長可以自我測試一下:
1.容易心煩意亂
2.擔心孩子在考試準備階段發生什么不幸
3.當孩子考試時,會坐立不安
4.如果孩子沒有好好復習,會很生氣
5.有時會感到呼吸困難
6.擔心孩子考試復習情況
7.因為自身疾病而煩惱
8.有時緊張到失眠
9.在家經常輕手輕腳怕打擾到孩子
10.特別擔心孩子的考試成績
“如果符合四項左右,家長的焦慮可能就給孩子造成一定影響了;達到七項以上,說明家長的焦慮狀態已經很嚴重了,一定會影響孩子。”鐘慧提醒,這個焦慮小測試并非診斷的金標準,只是作為給家長的提醒,在煩躁的時候可以測試一下是不是因為孩子考試而產生的。
如果家長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焦慮情緒,可以試著用平常心緩解焦慮,例如與家人相互溝通、與子女進行有效溝通等等。如果這些都不奏效,還可以找專業醫生進行心理咨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