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共享單車便利了人們的出行,但隨著投放車輛的增多,導致亂停亂放現象較為嚴重,占道堆放的廢棄單車不僅有礙市容更是影響了交通安全。昨天,記者從合肥市交通局獲悉,該局開發上線了共享單車監控小程序,可實時監控各個行政區域的單車使用狀況,對企業實施投放配額管理,并根據共享單車服務質量考核結果,動態調整企業配額。
查處超額投放車輛
“為了更好地對共享單車進行監管,實施共享單車總量控制和動態調節措施,將共享單車由目前的50 萬輛逐步減少至31 萬輛,我們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發上線了共享單車監控小程序。”合肥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該程序,監管人員可以實時監控各個行政區域的單車使用狀況。
6 月1 日下午,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以及三家共享單車企業共同前往部分商場和地鐵口,利用小程序對超范圍投放共享車輛進行核查,并當場對所有超范圍投放車輛進行拍照登記。據統計,共核查共享車輛887 輛,其中共享單車315 輛,超范圍投放124 輛,助力車572 輛,超范圍投放256 輛。“可以看到各單車企業的自行車配額和助力車配額,其中各單車企業提供的單車編碼數量不能超過設定的配額。”上述負責人表示,將會同城管、交警部門加大檢查力度,對超額投放的共享車輛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同時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市民利用小程序進行核查,參與共享單車規范管理。
將試點“電子圍欄”
昨天,記者從合肥市城管局獲悉,共享單車“清廢行動”實施一個月來,共清理13000 余輛廢舊共享單車。“從目前治理情況來看,主次干道已經基本不見廢舊單車的身影,但老舊小區內的廢棄單車清理還需要加強。”合肥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清理廢舊單車的同時,還將通過增劃非機動車停放點、試點共享單車電子圍欄等方式,方便市民停放。記者了解到,包河區增設了22 處共享單車停放點,分布在上海路、花園大道、長春街等路段。廬陽區增劃非機動車停放點30 余處,為單車提供更多停放區域。與此同時,廬陽區城管還督促單車公司盡快試點共享單車電子圍欄,利用定位劃定還車范圍,規范車輛停放。
試行“停放示范區”
記者了解到,日前,合肥市包河區創新試行了共享單車地鐵站“停放示范區”,推選一家共享單車企業作為試點單位負責劃片區域內所有品牌共享單車的停放及調度。
“共享單車具有明顯的潮汐性,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短時間內會有大量的車輛涌入、涌出。在以前,各家品牌共享單車只管自己的車子,經常會出現路少車多、堆積里三層外三層的問題。”某單車企業運維員杜少祥說,“現在試行的‘停車示范區’,由一家企業來統籌管控,可以科學、有效地把控調運節奏,提前預置好停車區域,避免出現互爭互搶的情況。”
據了解,此舉試行一周后,有效提升了共享單車的調度效率,減少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及堆積的情況發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