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三官廟遺址是距今約3700-3800年的夏代遺址,位于合肥市肥西縣桃花鎮順和社區,為配合正在進行的引江濟淮工程建設而開展搶救性發掘的,經過一年多考古發掘,出土400余件珍貴遺物。遺址發掘揭示兩處房址保存較好,至今依然保存有紅燒土墻體和地面,非常罕見。為進一步的保護與研究,考古人員對發現的夏代房子“打包”到集裝箱里,運往安徽博物院,下一步將復原后向觀眾展示。
昨天中午,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在三官廟遺址發掘現場看到,整個遺址坐落于派河北岸臺地之上,遺址呈臺墩型,高出周圍地表約5米。在引江濟淮工程線路的規劃中,三官廟遺址全部被河道占壓。為配合工程建設,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肥西縣文物管理所配合,于2018年7月30日開始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至2019年12月田野發掘基本結束。歷時500余天,共揭露面積2100余平方米。
遺址發掘揭示兩處土垣,出土400余件珍貴遺物,其中包括18件青銅器和陶器、石器、玉器、骨蚌器、綠松石和植物顆粒等。 現場,工作人員正在對保存較好的兩處房址進行整體搬遷保護,將遺址發現的紅燒土打包到集裝箱內,四周用鋼架焊好,六個集裝箱整齊有序擺放在遺址南北兩端,等待吊車吊裝。
李鵬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從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