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 月14 日下午,“百名博士進校園”大型公益科普活動啟動儀式在夢園小學天柱路學校舉行。合肥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曹效記,新安晚報副總編輯甘社會,安徽省科技館活動教育室部長葛子紅出席儀式,合肥高新區文明辦、社會事業局、科技局有關負責人等參加儀式。
學生認真聽科普講座。
“百名博士進校園”大型科普啟動
“百名博士進校園”大型公益科普活動由合肥高新區管委會、新安晚報、安徽省科技館聯合主辦,合肥高新區文明辦、合肥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合肥高新區科學技術協會、合肥高新區婦兒工委、合肥市夢園小學教育集團、安徽生活網等共同承辦。
據了解,合肥高新區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核心區、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試驗區核心區、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是合肥市建設“大湖名城創新之都”的重要載體,也是全省科技創新資源最為集聚的區域。合肥高新區文明辦負責人在發言中說,高新區將進一步發揮區域科教資源優勢,積極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科普志愿服務活動,創新科普志愿服務形式,完善科普志愿服務內容,著力推動“百名博士進校園”特色志愿服務項目規范化和常態化運營,打造具有示范性的科普志愿服務品牌項目。
瞿明勝博士為大家帶來科普講座。
用愛心給青少年播下科學種子
啟動儀式后,安徽醫科大學博士瞿明勝為夢園小學天柱路學校師生做了題為《新型冠狀病毒的故事》的科普講座。中國科大博士后計永勝、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博士張素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博士陳套、合肥工業大學博士楊興紅、西北工業大學博士周邵年等也來到現場。他們與此次征集的百名博士,將陸續前往合肥乃至安徽的中小學校校園,為更多師生帶去各類科普志愿服務。
中國科大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青年教師計永勝說,高新區下好了青少年科學普及教育的先手棋,意義非常重要。博士作為社會的精英,在做好本職科研工作的同時,也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我們會精心準備科普材料,耐心講解科技知識,用愛心給青少年播下科學的種子。”
昨日,“百名博士進校園”大型公益科普活動啟動。
打造創新高地,傳遞科創精神
據了解,合肥高新區是1991 年經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經過29 年的發展,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培育了科大訊飛、科大國盾、華米科技等1192 家高新技術企業,孕育了“中國聲谷量子中心”園區品牌,連續五年在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中穩居前十名,2019 年位居第六名,是合肥市建設“大湖名城創新之都”的重要載體。
在加快經濟發展、打造創新高地的同時,合肥高新區也堅持以群眾需要為導向,結合實際,創新地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和各類主題活動,深入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前,合肥高新區擁有“親青服務社”“匯愛公益”等具有專業特色的志愿服務組織10 余家、五星級志愿服務社區2 家。全區每年開展包括科普主題在內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10 余場,參與群眾和服務群眾6000 人次,“關愛社會、關愛他人、關愛自然”的社會氛圍日趨濃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