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 晴
一晴方知春深。
下午,開窗通氣,風不那么冷了,還有一絲暖。窗外的匡河在余暉下波光粼粼,泛著漣漪,岸邊的小樹也開始綠了。那河邊寂寞了一冬的木棧道,待春暖花開,就會迎來踏青的游人。
2月8日24時,官方發布安徽新增確診新冠肺炎46例,較6日74例、7日68例,人數有明顯下降。
雖然“宅”在家中,家人時刻關注著疫情走勢。孩子說,她要拿出部分壓歲錢捐出去,助武漢渡過難關,因為老師曾說“國是最大家,沒有國,哪有家”。我便趁機建議她,結合新冠疫情完成一篇數學小日記,對安徽新冠確診病例數據進行統計整理。孩子認為有點難,需要考慮。
“封樓”緩慢了時光,讓交流變得溫暖。“有個冰激凌蛋糕在東門,能安排送下嗎?謝謝!”“孩子的學習資料落實就好,感謝!”“外賣已經收到,高效!”……微信群里,每一次溝通的留言里都透著感謝的“暖意”。
封樓的這些天里,住戶生活得到保障,離不開工作人員的辛勞。從4日晚23時開始,單元樓下有人24小時值守。
“封樓”的警戒線在今晚11時會解除
我有點好奇,“封樓”期間,有人出去沒?街道社區人員在樓下怎么吃住呢?合肥市蜀山區筆架山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汪浩說,第一天有業主下來了,問生活垃圾怎么處理,得到有專人上門取后就返回了,“沒有出電梯,也沒離開我們隔離警戒線。”
前天,曾有住戶問,能否去負一層車庫的車上取東西,但因為“封樓”期間電梯不停負一層,也就作罷了。
“封樓”期間,街道社區人手不夠,還從城管借調了人手,有12個人三班輪守。“我第一天夜里值班,凍得直發抖,后來的同事帶了取暖器”,工作人員何斌說,帶了電熱水壺,冷了就多喝點熱水,餓了就沖泡一碗方便面。
街道社區工作人員24小時在單元樓下值守
今晚23時,單元樓將解除封閉隔離管理,我們可以像其他鄰居一樣辦理出入證。
明天,本地員工為主的部分企業開始復工。隨著疫情的逐漸消退,我們城市的生產生活也將有序駛入正軌。
沒有一個寒冬不可逾越,也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郭娟娟(圖片由何斌提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