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 月1 日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后,有關部門回應了通行費上漲問題。但令不少車主疑惑的是,合肥繞城高速的通行費也隨之上漲了,難道取消省界收費站還跟繞城高速扯上關系了?就此,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
車主反映:繞城高速通行費漲了
住在合肥政務區的何女士在肥東縣城上班,每天開車都要途經繞城高速,自元旦之后,何女士發現高速通行費漲了,之前從肥東上高速到金寨路道口下高速只需要交10元,現在需要12 元,“我工作日每天要往返1 趟,一天多4元,一個月就要多出近百元。”
合肥繞城高速,車輛川流不息。
何女士頗為不滿地告訴記者:“繞城高速本來收費10元已經很高了,現在不但不減免還要漲價,實在太不合理了!”當她向收費站工作人員反映時,對方回應稱“原先也是這個費用,只是四舍五入了,現在是正常收取的”。對于這樣的答復,何女士很不滿意。
住在合肥濱湖新區的葉女士在政務區上班。“為了趕時間經常走高速,之前從方興大道到金寨路只要5 塊錢,現在要6塊了。”葉女士說,上班時每天一個來回,一個月也要多花上百把塊錢,“不走高速的話需要40多分鐘,走高速只要十幾分鐘,像我們這樣住在濱湖的,為了省時間只能走高速。”
記者體驗:不同路段中有漲有降
針對市民反映的問題,1 月20 日上午,記者乘車對合肥繞城高速部分路段進行了體驗,由于車輛未裝ETC,只能走人工通道。
記者發現,從金寨路道口上繞城高速到方興大道下高速收費6 元,確實比以前多了1 元。當然,有的路段收費卻降低了,比如從金寨路到包河大道收費3 元,收費站稱以前要收5 元;從集賢路到金寨路收費2 元,以前也是5 元。
記者在體驗中還發現,金寨路道口車輛行駛比較暢通,但行駛到蜀山道口時出現了擁堵。記者在蜀山道口看到,出口雖有8 條人工通道和2 條ETC 通道,但8 條人工通道并未全部開放,造成車輛積壓排起了長隊。在春運期間如此操作,也引發了不少司機的吐糟。
部門回應:計費方式變化是主因
對于繞城高速收費出現的變化,安徽交通卡客服熱線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已有不少市民來電反映此事,現在是分路段收費,折扣也分路段扣除,精確到分,部分路段出現比之前價格高的現象屬正常;不過,政策是交通部門制定的,他們只是按規定執行。
安徽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合肥管理處的一名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說,之前合肥繞城高速是取整最低收費到5 元,現在計費方式變了,按照實際路徑精確計費,以小車為例,通行費每公里0.45 元,肥東道口至金寨路道口大約21.7 公里,收費12.2 元,以前“二舍八入”收費10 元,現在“四舍五入”,人工車道精確到元就是12 元;像包河大道道口至金寨路道口,通行費為2.84 元,人工收費就是3 元,以前是5 元,所以才會出現繞城高速不同路段收費有升有降的現象。
此外,不僅僅是合肥繞城高速收費發生了變化,其他高速路段收費也是如此。安徽省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總指揮部辦公室相關人士解釋說,省界收費站取消前,客車按車型、貨車按重量,結合行駛里程付費,采取“二舍八入,三七作五”取整到10 元或5 元的原則,“也就是說,原來應收12 元,實收10 元;撤站后,則實收12 元。”
我省交通部門相關人士表示,總體來說,計費改革后車輛通行費是略有下降的,但在按照實際行駛路徑精準計費的標準下,同一路段也的確會存在通行費上升的可能性。
因為過去收費系統只認入口和出口,收費時就按照出入口之間的最短路徑來計算費用;現在高速公路上每隔幾公里就有一個ETC 門架,每經過一次門架就計一次費,收費系統就知道了車輛在高速公路上的實際行駛路線,并按實際里程和收費標準計算費用,由于實際行駛的里程有差別,從而導致費用可能比之前的最短路徑計費多出一部分。該工作人員表示,按照實際行駛路徑計費,可以真正體現“多用路者多付費、少用路者少付費”的公平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