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劉影當年戎裝照
兩次迫降
他和死神擦肩過
在抗美援朝期間,有一次有驚無險的迫降讓劉影到現在記憶猶新。那天戰機從鳳城機場起飛執行任務,去時晴空無云,作戰歸來時,機場上空濃云密布。劉影說,由于他們學習時間很短,很多科目都是在戰爭中邊干邊學,當時尚未學習穿云飛行科目。經請示,上級命令劉影向祖國方向飛,在燃油快盡時,選擇適宜地點降落。于是,劉影駕駛飛機,飛向祖國方向。最終,飛機在大連瓦房店鹽廠西村一花生地成功迫降。劉影被一名少先隊員發現,迅速報告當地村支部書記,很快被接到書記家,受到熱情款待。
1967 年底,劉影駕機去哈密執行任務。當飛機飛至渭河上空時,險情出現了,飛機發動機突然“空中停車”!劉影啟動四次均無效,蘭州空軍指揮所當即命令他棄機跳傘。當時飛機在12000 米高空,為了既保護飛機又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劉影短暫思考后決定尋找適宜地點進行迫降。
憑借著過人的技術和膽識,劉影駕駛飛機終于在渭河河灘迫降成功。劉影事后說,從高空往下看似平坦的沙灘,實際上牛馬牲畜和大小石頭很多,在這樣的地方迫降需要冒很大的風險。就是這一次迫降,劉影的腰椎受了傷(現為六級榮殘軍人)。隨后,劉影被民兵救出飛機,就近送往臨潼空軍療養院,部隊授予他全軍通報表揚的嘉獎。
一名飛行員在飛行生涯中,經歷兩次迫降均成功地保護住了飛機,挽救了自己的生命,實屬不易。
頤養天年
四名子女皆成才
劉影駕駛戰機安全飛行了30 年,也培養了不少的優秀飛行員。
作為志愿軍飛行員曾經為國而戰,劉影一直很自豪。近些年來,由于年事已高,劉影記憶力變差,但是那些驅馳戰機在藍天上和敵人戰斗的光輝歲月,他一直沒忘。他常和別人說起他在抗美援朝時,在空中和美英王牌飛行員對壘博殺的經歷。劉影常和人說起這樣一句話:只要祖國需要,我100 歲都還可以駕機重返藍天。
劉影閑暇時愛讀書,并喜歡寫詩,在部隊時就曾有不少詩作刊登在空軍報上。現在,劉影仍非常關心時政,基本每天都寫日記。他還經常練毛筆字,天天打乒乓球。這位已經89 歲的老人精神矍鑠、腰板挺直,生活基本能自理。
劉影當年的飛行員生涯給這個家留下的印記是,四個子女的名字中都有一個“鷹”字。四個孩子都為有這樣一位英雄的父親而驕傲,他們對父母也非常孝順。在劉影和老伴的言傳身教下,四個孩子都先后成長為各自領域中的佼佼者。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