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促銷價是33元,結賬時卻收了38.5元。”近日,合肥市民喬先生在大皖客戶端反映稱,他在省城長江西路蘇果超市購買玩具時,遇到了這樣的事。喬先生認為超市涉嫌“價格欺詐”。超市方面表示,他們也很冤枉,該玩具的標價和售價都是33元,出現“差價”可能是代班的收銀員操作失誤所致。昨天下午,轄區市場監管所向喬先生了解了情況,隨后超市方面對其表示了歉意,并退還差價、補償禮物,雙方達成和解。
該款玩具促銷價與小票上的價格相差5.5元。
市民反映
買玩具被多收了五塊五
喬先生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6月7日上午,他們一家三口來到長江西路的蘇果超市購物,女兒看中了一款公主玩具,“當時看到原價55元,促銷價33元。”
隨后,喬先生拿著東西到收銀臺結算。“結完賬后,收銀條顯示玩具金額55元,折扣16.5元,實際收了38.5元。”喬先生說,一開始以為是記錯了價格,又回去看了一下標價牌,確定是33元。隨后,喬先生找到了客服中心,對方表示愿意退差價。但喬先生當時沒有同意對方的處理意見。
喬先生表示,回家后,他分別接到了自稱客服和負責人的電話,向自己道歉并解釋了原因,處理方法仍然是退差價。“幾塊錢是小錢,但是如果自己沒有看小票的話,那還是被蒙在鼓里。”喬先生認為,超市的行為涉嫌“價格欺詐”。
超市回應
疑因收銀員錄價格失誤
根據喬先生提供的電話,記者聯系到該超市的一名顧姓經理,他向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
顧經理表示,喬先生購買的玩具確實存在標價和實際收取金額不一致的情況,但說超市存在消費欺詐,這也太冤枉了。“喬先生購買的玩具是聯營商品,是超市代賣的,條碼和價格需要收銀員人工錄入,有可能是代班收銀員忙,輸入失誤了,才出現了差價。”顧經理說,該款玩具的促銷還在繼續,店內的標價和實際售價都是33元。
顧經理說,之后,工作人員也電話聯系了喬先生,向其道歉并解釋原因。顧經理表示,畢竟還要喬先生跑一趟,超市提出也可贈送一個小禮物,但喬先生只說“考慮考慮”,沒有表明態度。
喬先生告訴記者,類似多收錢的事情,自己在其它超市曾遇到了兩三次。之前他覺得麻煩,就沒有太在意。而這一次,他要維護自己的權益。
最新進展
消費者接受賠償并諒解
就此事,記者向轄區市場監管所進行了反映,并了解到,從超市和顧客反映的情況看,目前尚不能判斷超市存在欺詐行為。判定超市是否構成欺詐,需要進行現場調查,看是否有故意的行為。
工作人員建議雙方先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喬先生可持相關證據撥打12315或到轄區監管所直接反映。
昨天下午,轄區市場監管所向喬先生介紹了了解到的情況,隨后超市方面再次向他表示了歉意,他也表示諒解,并接受退還差價和補償禮物。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琳(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