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昨天,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接到合肥市民錢先生反映:“小明出行”共享汽車最近出現異常,不僅車輛無法使用,申請退還押金也一直沒有成功。記者調查發現,像錢先生這樣等待退還押金的用戶有近千名。記者探訪安徽小明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時,發現大門緊鎖,無人辦公。記者從轄區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小明出行”未按規定將用戶押金進行單獨賬戶存管,因企業經營比較困難,押金退還壓力較大。監管部門已要求“小明出行”對近1000戶申請退還押金的用戶加快審核,最大限度退款,并加強內部整改。
【市民反映】申請退押金等倆月未果
錢先生是“小明出行”的用戶,使用時間有一年多了。據他介紹,“小明出行”在最初使用時,體驗效果還不錯。“費用不貴,網點也多,很方便。”錢先生說,按分鐘算的話,行駛狀態一分鐘攤到五六毛錢,停車狀態只要2毛錢,換算成小時只需20~30元。
網點停放了共享汽車,但APP 顯示“車輛掉線”狀態。
因工作需要,錢先生經常往返于巢湖和合肥市區,每次需要攜帶大型物品,坐火車不太方便。“小明出行”恰好在這兩個地點都有網點,錢先生交了699 元押金,租了一臺共享汽車,可以從合肥出發,到巢湖還車。“之前網點很多,借還都很方便。”
今年2 月底,錢先生暫時不需要使用共享汽車,便向平臺申請退還押金。“當時挺順利的,很快就退成功了。”
到了今年8月,錢先生再次有用車需求,第二次繳納了699元押金。這一輪用車結束后,錢先生于10月22日向平臺申請退押金,卻遇到難題。“聯系了客服,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或者直接聯系不上。”直到昨日,錢先生申請退押金已有兩個月時間,仍未退成。
錢先生發現,“小明出行”目前在合肥地區的網點正在不斷縮減,雖然APP 還能登錄,但無法使用。“對租車用戶而言,它基本已提供不了什么服務。”錢先生懷疑“小明出行”是在假裝運營,實際是在拖延時間,準備撤場。
錢先生還注意到,最近幾個月來,“小明出行”陸續將一些檔次高的車輛下架,比如江淮iEV6E 高續航版、北汽EC180 等。“留下的大多是知豆這種兩座車型。”
【記者調查】APP 無法下單使用車輛
昨天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下載了“小明出行”APP。在提交個人身份信息與駕駛證進行注冊時,記者看到頁面提示“請耐心等待認證結果,工作時間兩小時內認證結束”。不過,記者等了十多個小時,仍在“審核中”。
記者登錄“小明出行”APP 后,看到有“分時”“長短租”“電樁”“購車”四個服務。記者打開“分時”,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合肥市包括肥西、肥東等在內共18 個租車網點,其中顯示有車輛的有8 個,最多的一個網點位于合肥蜀山區,可以看到有16 輛共享汽車。
記者昨天上午探訪時,發現小明出行公司大門緊閉,無人辦公。
記者點擊進入“立即用車”時,會就近跳出一個網點,有4 輛共享汽車,但點擊車輛詳情,卻顯示“車輛掉線”“維護中”或“車輛故障”,沒有一輛共享汽車可以使用。隨后,記者又點擊剩下7 個網點,均出現類似無法使用的情況。
記者從押金欄看到,分時押金為699元,長租押金則在1000元到3000元不等。
“小明出行”覆蓋范圍不僅有合肥,還包括蕪湖、南京等城市。記者從APP 系統消息上看到,最近一次更新是在12 月17日,一次性發布了6 條站點下線公告,包括清華啟迪科技城——創客空間南門、肥西縣煙草局等站點下線。頁面提示,是因為站點臨時調整,導致站點關閉。
而APP 上此類站點下線的公告多達上百條,包括巢湖、蕪湖、南京的站點因調整而臨時關閉的信息。
【記者探訪】公司大門緊閉無人辦公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安徽小明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合肥創新創業園,公司位于創業園C棟二層。記者到達公司時,是上午9:40 左右,但公司大門緊閉,里面沒有工作人員。記者透過玻璃門,看到里面有辦公桌椅和一些綠植等,但無人辦公。
在公司樓下,記者看到一處“小明出行”租車網點,上面劃有7 個“小明出行”專屬車位及充電樁,但只有3 輛帶有“小明出行”標識的車停放在上面,其余車位停放著其它車輛。記者在現場打開“小明出行”APP,從上面查到一輛車牌與現場停放一致的共享汽車,但顯示“車輛掉線”,無法使用。
記者從“小明出行安徽”微信公眾號上看到,最近一則信息是12 月12 日發布的“春節長租預定”消息,官方微博的更新則仍停留在今年3月份。
昨天,記者多次致電“小明出行”客服,想了解車輛無法使用及是否存在押金難退一事,但無人工客服接聽電話。隨后,記者又通過APP 聯系在線客服,也顯示暫無人工客服在線。
【部門說法】企業沒有單獨存管押金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該局辦公室負責人蔡主任表示,此前已接到類似押金難退的反映,也曾將“小明出行”的狀況作過公開回復。據介紹,針對安徽智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小明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這種交通運輸新業態企業,轄區管委會已通過市場主體協同監管平臺將企業的公示信息進行了雙告知。
針對用戶關心的押金退還問題,轄區市場監管局稱,該企業并未按照《交通運輸新業態用戶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對用戶押金進行單獨賬戶存管,也未收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整改意見。近期受全國同行業大環境影響,企業經營狀態不佳,經營比較困難,押金退還壓力較大。
目前,“ 小明出行”在經營過程中,部分用戶存在違章行為未及時處理,使用費未支付(該平臺可以在下一次使用時支付上一次的車輛使用費)等問題,客觀上影響了平臺退款速度。
針對以上問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企業作出了幾點要求。“首先要克服困難,對現有近1000 戶申請退押金的用戶加快審核,最大限度及時退款;其次是加強內部整改,對用戶押金人數和金額進行統計,預估需退押金總額,并提出解決方案;最后,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企業上述情況向合肥市市場局相關部門、轄區管委會相關部門進行了匯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慶玲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