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5日,記者從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今年1~11月份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處各類網絡交易違法案件263件,罰沒款564.2萬元。該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即將到來的“雙12”活動中,注意甄別虛假宣傳和假冒偽劣產品,不要盲目相信網紅直播帶貨。
勿盲信網紅直播帶貨
記者從合肥市網絡交易監管服務平臺獲悉,2019年1~11月份全市市場監管系統處理網絡消費咨詢、投訴共25438件。今年1~11月份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處各類網絡交易違法案件263件,結案257件,罰沒款564.2萬元。案件主要來源于消費者的投訴舉報和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建議消費者不盲目相信商家宣傳,對于“最好”“最大”等絕對化用語提高警惕,對商品尤其是保健品“免費試用”“保證療效”等伎倆務必小心。在觀看網紅直播帶貨過程中,不僅僅關注網紅直播帶貨的“全網最低價”,更應以產品質量為主要考慮因素,從產品參數、用戶評價等方面多角度考量是否購買產品。
此外,建議消費者在網上選購商品時,認真查看商家資質,優先選擇經營資質齊全、規模大、信譽好的電子商務平臺上的自營店或品牌官方旗艦店,仔細分辨商品展示圖片是否盜用他人,必要時可要求商家提供該產品質量檢測報告作為參考。
不輕信網店夸張好評
一些網站、網店通過花錢買鉆、雇托兒,粉飾美好形象,天花亂墜的好評成為迷惑消費者的“幫兇”。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建議消費者在網上瀏覽用戶評價時應擦亮雙眼,仔細分辨,盡量選擇詳細描述商品質量、使用客觀感受的評價作為參考,對于過于簡單的連續好評或者過于夸張的吹捧應避免輕信。
此外,《電子商務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明確禁止電子商務經營者利用協議、規則及告示、通知、聲明等形式的合同格式條款免除或者減輕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的權利。建議消費者對于網購中商家肆意“砍單”、不承擔“三包”責任、拒絕退換貨等霸王條款,應據理力爭,使用法律武器維權。
合肥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物中如遇到消費糾紛,或者權益受到侵害時,及時撥打12315投訴舉報熱線向市場監管部門反映,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