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2日,因資金緊張,合肥呆蘿卜門店仿佛一夜之間都關門了。上周末,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探訪發現,呆蘿卜大部分門店仍未開業,總部聚集著很多討要說法的供貨商、合伙人和客戶。合肥市經開區相關部門介入處理,對呆蘿卜展開調查。24日晚上,呆蘿卜再次在官方微博上發聲,稱25日起將逐步恢復辦公,為早日恢復經營作準備。
上周末,呆蘿卜創景花園店門口貼出暫停取菜的通知。
探訪
很多門店周末未營業
23日早上,記者來到合肥南一環一家呆蘿卜門店,發現店門已經關閉。隔壁一位賣早點的大媽告訴記者,早上有工作人員來開門,但后來又走了。“平時凌晨1點多有人來送貨,但今天(23日)凌晨沒人來。”
隨后,記者來到安居苑店,發現店鋪門也關著。記者透過玻璃門往里看,貨架上已是空的。在店門口,二三十名消費者等待拿菜,其中有人報了警。民警登記了消費者的姓名、電話及余額損失等情況。記者又來到漢嘉都市森林店,發現該店也關了,店門上留下一紙通知:“公司內部調整,停業整頓,開業時間另行通知。”
不過,記者昨天了解到,呆蘿卜百商現代名苑門店開門了,但不能取菜。店員表示,已經下單的菜可以申請退款,錢將退至消費者賬戶內。店員還稱,門店后期可能會重新開張營業。
總部設接待處登記信息
危機爆發后,呆蘿卜大批客戶、供貨商、合作方、加盟商等趕赴合肥經開區匯美大廈呆蘿卜總部打探消息。23日,呆蘿卜在總部樓下設立接待處,負責登記相關信息。
23日中午,記者來到呆蘿卜總部,看到公司大門上張貼了一張“聲明”。該公司在聲明中鄭重承諾,將與各方努力尋求解決方案,籌措資金,渡過難關。呆蘿卜一名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稱,早上8點她來到這里,一直忙著登記信息。針對用戶余額如何退還,該工作人員說先進行登記,具體退還方式和時間要看公司安排。
23日,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呆蘿卜)一名高層管理人員現身總部,與合伙人、供貨商等代表開會,商討解決方案。該管理人員稱,呆蘿卜此次出現危機,是因為前期公司擴張較快,布點很多,投入太大,而這次融資也出現了一點問題。但他表示,呆蘿卜沒有放棄,正在努力尋求解決方案。
回應
呆蘿卜今起逐步恢復辦公
23日下午2時許,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值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22日開始他們陸續接到關于呆蘿卜的投訴。23日上午她在單位值班期間,值班電話再次被打爆。據統計,當天上午,她和另一位同事共接到接近100個關于呆蘿卜的投訴。目前,他們已將投訴信息轉到具有屬地管轄權的經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進一步處理。
23日下午,合肥市經開區工委辦針對呆蘿卜一事發布情況通報。通報稱,針對近日安徽菜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呆蘿卜)因經營不善、資金緊張,引發部分債權人聚集維權這一事件,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管委會高度重視,迅速成立專項工作組,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展開調查,同時責令該公司對債權人的訴求,積極主動回應,妥善予以解決。
24日晚,呆蘿卜再次發布公告,稱25日將逐步恢復辦公,為早日恢復經營作準備。
追問
呆蘿卜的出路在哪里
呆蘿卜此次為何會爆發危機?它的問題出在哪兒?生鮮電商競爭進入瓶頸期了嗎?這兩天,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系了多位財經人士對此進行分析。
極速擴張 融資卻沒能跟上
從發展速度來說,三年開拓19城,開設門店上千家,呆蘿卜的發展速度不可謂不快。但為何如今落入如此境地?或許正如呆蘿卜在聲明中所說,系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
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呆蘿卜完成兩輪融資,分別是2018年8月獲得1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和2019年6月完成的由高瓴資本、晨興資本領投的1億美元A輪系列融資。
兩輪融資給呆蘿卜提供了豐厚的家底,但似乎也埋下了問題的種子。“融資幾個億后,呆蘿卜處于一種冒進的狀態。”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如內部管理問題,員工擴張,高薪挖人;市場開城計劃加速,從鄰近的南京等地,擴張到武漢、鄭州等地;最近半年一直在大力補貼,吸引流量。
從呆蘿卜拓展門店的模式不難看出,現金流對呆蘿卜發展十分重要。
據了解,呆蘿卜采用合伙人的模式拓展門店。呆蘿卜方面曾表示,要成為呆蘿卜合伙人,只需承擔人力和管理成本,裝修、設施、設備均由呆蘿卜提供,且合伙人收入與門店經營狀況緊密相關。在這種模式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個體戶創業的成本,但它是建立在大量現金流的基礎上。
云掌財經一位研究員分析稱,呆蘿卜從2018年線下門店僅百家左右,發展到2019年突破千家。“最大問題是擴展過快。”在他看來,2019年,呆蘿卜讓線下門店以10倍速度擴張,盡管呆蘿卜在融資,但跟共享單車有點相似,一邊融資,一邊快速擴展。“都知道‘現金為王’,資金鏈斷裂,勢必導致企業發展中斷。”
從呆蘿卜的官方聲明中可以看出,呆蘿卜問題恰恰就出在資金鏈上。11月22日下午,呆蘿卜首次發布一則聲明,對突然炸鍋的關門風波進行正式回應并致歉。聲明中直言,由于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日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
呆蘿卜11月23日的公告,更直接承認這次危機事件主要是擴張過快而融資步伐沒能同步跟進,以及信息不對稱所致。
模式創新 但可替代性很強
呆蘿卜采用“線上訂線下取,今日訂明日取”的經營模式,通過App和線下門店結合,為消費者提供涵蓋蔬菜水果、米面糧油、肉禽蛋奶、日用百貨等萬種商品。
雖然此次出現危機,但呆蘿卜的經營模式還是受到了認可。“模式沒有問題,甚至是很好的模式,這種模式更輕,跑得更快。”有業內人士指出,美團買菜在武漢的布點,便學習了呆蘿卜這種模式,“可以說呆蘿卜培養了用戶的新購物習慣。”
有財經分析師認為,呆蘿卜最大優勢在于“電商下單、到店自取”的商業模式,用戶可以提前預約下單,選擇就近門店自取。
但云掌財經總編張明指出,呆蘿卜的模式也存在一定問題。他認為,呆蘿卜所代表的社區生鮮商業模式其實并沒有核心的技術壁壘。從根本上來說,社區生鮮是一種基于小區、由C端驅動B端的電商渠道而已。它沒有供應鏈、物流倉儲、大數據等領域的技術積累,只是消費者的購物方式,這決定了它的可替代性非常強。
蛋糕雖大 但問題也很集中
“縱觀行業中依舊活躍的生鮮電商,背后都離不開強大的資本支撐,其本身造血能力實在有限。即便平臺可以擺脫虧損,盈利也較微薄,短時間內難以填補此前虧損的大坑。”張明分析認為,阿里系的易果生鮮、騰訊領投的每日優鮮,目前也都在尷尬中前行。
對生鮮電商來說,蛋糕雖大,但難題也很集中。“隨時都有可能流失的用戶以及高昂的供應鏈、履約成本,是制約生鮮電商發展的主要難題。”張明說,當下用戶消費習慣過于碎片化,電商平臺普遍面臨用戶回流的壓力。
一般來說,電商拓展用戶,一方面是拓展品類,另一方面是擴大銷售方式,但在這兩方面真正找到持續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卻并不容易。生鮮產品由于要保持鮮度,溫控設備很重要,這也造成了履約成本太高,但如果是普通蔬菜等,毛利不高,很難覆蓋成本。而如果要做高端商品的話,毛利可以提高,但由于定價太高又會流失不少消費者。
張明稱,零售業本身就是一個回報周期長的行業,生鮮品類的零售業態周期只會更長,一些企業或許可以通過資本燒出一片天,但這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就能達到的,所以前提是必須要有持久戰的燒錢實力。
有業內人士指出,呆蘿卜的用戶數量與交易金額,還遠遠達不到盈虧平衡點,甚至距離盈利期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
生鮮圍城 呆蘿卜如何重生
生鮮行業重投入,且盈利期漫長,一旦其中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將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張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般生鮮電商的成本要占到總價的30%~40%,而生鮮批發的毛利才有10%~20%。高額的成本,讓生鮮電商基本上無利可圖,行業內敢稱盈利的企業寥寥無幾。
生鮮競爭的本質,是技術競爭。怎樣提高生鮮鏈上的效率?在張明看來,要用技術的方式解決物流的問題、解決倉儲的問題,把時間縮到最短,把倉儲量縮到最少,把損耗縮到最小,用最快的方式送到消費者手里。
對于呆蘿卜來說,“如何平衡成本與盈利”成為擺在它面前最重要的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上,呆蘿卜暫時還沒有辦法突破行業困局。
雖然呆蘿卜平臺號稱擁有“95%的打開率、65%的留存”,且一直有流量,不過存在的問題是這個流量并沒有很好地“變現”,且2019年生鮮電商市場早已不是幾年前的一片藍海。
如果按照行業內標準計算:生產損耗費用10%~15%,物料包材費費用1.5%~2%,配送費3%~5%,綜合費用率在14.5%~22%之間。然而生鮮領域20%左右的毛利潤,并不能覆蓋生鮮的運營成本,更別說后臺費用以及合伙人8%的銷售額分成。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呆蘿卜既然擴張太快陷入危機,那就應該收縮,可以把握好安徽的農業資源,以深耕安徽市場為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慶玲 趙明玉 許佳/文 王從啟/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