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1日上午8點多,合肥市肥西路省測繪院門口,一位女子突然暈倒在地,互不相識的醫務人員接力開展心肺復蘇,直到救護車趕到,協助急救人員護送女子上車。
據了解,其中一名施救者張營是來自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南區急診外科主治醫師。事發當天,張營帶著3歲的二寶準備去接三年級即將放學的大寶,路見倒地者后立即上前施救。張營專業有效的急救操作給圍觀的群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附近小區的熱心人拍下了當時的情景。
9月1日是全國中小學生報到日,當天上午8點50分左右,張營帶著二寶去接上三年級的大寶放學,騎車路過肥西路省測繪院門口,發現很多人在圍觀,職業習慣讓他停下車。“我帶著孩子擠進去一看,一名約30多歲女子昏迷倒地,口唇青紫。一名女士正在做胸外按壓。”張營第一反應就是接替她繼續做心肺復蘇,“我是男的,應該比她更有力氣些。”張營回憶說,自己在跪地搶救的同時,3歲的兒子就交給旁邊的一位不認識的女生幫忙看著。大概做了十幾個按壓循環,女子的面色逐漸恢復一些。隨后120趕到,工作人員換了張營接著按壓,張營就為傷者開放氣道。
“因為傷者有舌后墜,為了防止舌后墜以及舌頭被咬傷,我問邊上一位學生借了一個圓珠筆做簡易通氣道,接著用120急救箱里的呼吸囊輔助通氣。”隨后,張營和120的工作人員一起,將女子轉運至120救護車上,女子被送往附近醫院繼續救治。
張營告訴記者,他是該院南區急診外科急救技能培訓導師,曾多次參與院內外的急救培訓。“這樣的患者急救黃金時間只有4分鐘,基本技能扎實才能在關鍵時刻敢于出手,最有效地實施急救。”同事和家人看到相關報道,才知道圖片中做心肺復蘇的正是張營,大家紛紛為他點贊。張營卻說,“我是急診外科醫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職工作!”張營得知第一個為傷者做心肺復蘇的是安醫大一附院心臟外科的護士張靜,在他看來,無論來自哪里,身在何處,救死扶傷都是醫護人員的本能。
事發當時,3歲的二寶就在現場,雖然他還不太明白爸爸在干什么,但他知道爸爸在幫助別人。張營說他要感謝當時在一旁幫他照顧孩子的女同學,讓他能夠心無旁騖地搶救傷者。已經上三年級的大寶得知爸爸救人的事情后,反問爸爸,現場救人做的是按壓還是吹氣。這么專業的提問源自張營對孩子自小急救素養的培養。
“急救技能培訓,要從娃娃抓起。” 中國科大附一院醫院南區剛剛在暑假舉辦了針對中小學生的健康素養小課堂,張營就專門給孩子們做急救技能培訓,大寶則在一旁扮演病人協助演示操作,“這孩子已經是一個標準化病人的志愿者了!”
張營,用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孩子們上了最好的開學第一課!
方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