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楊絮如雪花般飄飛,給市民帶來了無窮煩惱,不少市民出行戴上了口罩,家里門窗也不敢隨意打開。為減輕楊絮對城市環(huán)境的不利影響,昨日,記者從合肥城市管理部門獲悉,連日來,城管部門組成應急處置小組,出動灑水車、洗掃車、霧炮車,晝夜不停開展除絮作業(yè)。
霧炮車除絮顯威力
昨天上午,在合肥市青翠路與佛掌路交口,轄區(qū)綠化養(yǎng)護單位調(diào)來高壓沖洗車對明珠學校門口的楊樹開展除絮作業(yè)。隨著水車緩慢前行,道路一側的楊樹被集體“洗了個澡”。據(jù)介紹,一車水大概有5噸,可以沖洗約300米長路段旁的楊樹。
霧炮車對樹冠進行高壓噴射作業(yè)。
在繁華大道徽園附近,道路兩側的楊樹又高又大,一輛霧炮車噴向樹梢,隨著樹葉嘩啦啦的響動,楊絮隨著水霧落向地面。
據(jù)介紹,這里的楊樹較高,使用水車沖洗難以全面覆蓋,而且耗水耗時。使用霧炮車作業(yè),不僅節(jié)約水源,而且霧炮車自帶吹風系統(tǒng),在水流和風力的雙重“打擊”下,清理效果會更好。
目前,合肥市經(jīng)開區(qū)城管部門抽調(diào)54名養(yǎng)護工人、21臺各類水車,組成 21 個應急處置小組,分成兩班開展除絮作業(yè)。經(jīng)開區(qū)城管部門負責人表示,他們對楊樹生長的主要道路增加灑水頻次,以減少飛絮量。但目前正值楊樹果實成熟季節(jié),裂開的果實還在不斷產(chǎn)生楊絮,所以城管部門提醒市民出行做好防護。預計到本月底,今年的絮情基本結束。
存量楊樹逐漸減少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包河區(qū)環(huán)衛(wèi)中心獲悉,為了對付漫天楊絮,該區(qū)不僅增加人工清掃和機械化作業(yè)頻次,并啟用霧炮車對楊樹樹冠進行高壓噴射作業(yè),黏固飛絮,抑制飛絮形成。同時,利用洗掃車強洗、強吸的特點,把飛舞的楊絮、落在路牙成團的楊絮吸入洗掃車內(nèi),起到降塵除絮增濕的效果。
環(huán)衛(wèi)工在清理街頭成堆的飛絮。
據(jù)悉,自2012年開始,合肥新建、改建道路不再采用楊樹作為行道樹種,改為選擇適合本地生長的香樟、欒樹、改良梧桐、楸樹、高桿女貞等。隨著合肥市政建設速度的加快,存量楊樹逐漸減少。在一些確實需要種植楊樹作為防護林的地方,建設部門選擇不飄絮的雄株,或者對楊樹采取嫁接、藥物抑制等技術進行處理。 楊曉武
湯義勇 邵德萍 謝菲菲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見習記者 韓誠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