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合肥史河路和潛山北路交口紫荊廣場的十多位業主撥打新安晚報962000熱線反映稱:“潛山北路上在修地鐵三號線,因為占到了我們廣場的地,涉及到賠償款的事,我們想成立業主委員會,用賠償款改變小區的居住環境。但是開發商和物業卻百般阻撓。”開發商和物業為何阻撓業主成立業委會?記者趕赴小區進行調查。
緣起:業主籌建業委會卡殼
紫荊廣場是兩棟綜合樓,1層到4層是商業,5層以上是住宅樓,商鋪大業主20多戶,住宅小業主960多戶。
紫荊廣場住戶小業主代表孫俊(化名)告訴新安晚報記者,因為合肥地鐵三號線史河路站施工,占用了小區約500平方米的地,這就涉及到一筆補償款,“地鐵方和我們說,要盡快成立小區業主委員會,有了這個責任主體,占用的地將由第三方評估,款項將打給業主委員會專用的賬戶上。”
孫俊說在此情況下,小區一幫熱心業主就組織業主(住戶)進行關于成立業委會意愿的簽字。經過數日的努力,他們先后征集了大約400多戶居民的簽字。3月底,業主代表將申請資料提交小區物業,要求物業聯系開發商,提供小區總建筑面積和交付面積、入住面積等相關資料。
但申請表交上去以后,遲遲沒有動靜。為此,業主代表和物業公司工作人員進行協商,雙方話不投機,不歡而散。業委會的成立就此卡殼。
變故:開發商打算另起爐灶
就在成立業委會卡殼的時候,4月9日,小區里張貼出一份落款為小區開發商安徽辰龍地產有限公司的公告。該公告表示,為了維護廣大業主的切身利益,擬在小區成立業委會,請廣大業主積極參與表達意愿。最后,該通告請廣大業主自公告之日起積極到物業辦公室簽字。
4月15日,小區一位業主向記者提供了兩份通告,一份是白色的,一份為紅色的。“兩者內容基本一致,只是紅色的外表做了貼膜,是后來張貼的,不容易撕掉。”提供給記者通告的業主告訴記者。
據業主們了解,小區開發商也自持了一部分商業房產,所以他們也是業主。“我們工作已經做了一半,開發商卻要代表商戶主導另成立業主委員會,我們小區住戶肯定不干。”孫俊說。
解釋:大業主訴求也需考慮
4月15日,記者來到該小區的物業辦公室了解情況,辰龍地產綜合部王主任正好也在,他向記者解釋了此事。
王主任表示,業主要成立業委會,這是他們的權利,物業和開發商是不可能進行阻止的。紫荊廣場小區的特殊之處在于業主有普通住戶還有商戶。960多戶住戶戶均面積小,被稱為小業主;還有20多戶商戶,有的持有面積上萬平方米,他們被稱為大業主。作為小區的開發商,他們在該小區也有產業,也是大業主之一。由于大業主持有的面積占小區的三分之一左右,他們的訴求也需要考慮。目前,開發商已經收到了一部分大業主關于成立業委會的委托書。因此,在一部分小業主要求提供小區各種資料時,他們暫時沒有提供。
常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佳 趙明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