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合肥沿環巢湖大道向東,不僅可以領略巢湖的自然風光,還能在歷史和現代中穿梭。近日,“春游江淮請您來”百家媒體旅游推介活動皖東線走進長臨河古鎮和三瓜公社。觸摸千年古鎮的脈搏,體驗現代“網紅村”的活力,它們猶如巢湖岸邊的兩顆“明珠”,在時間長河里交相輝映。
三瓜公社已從“空心村”變成了“網紅村”。
湖邊古鎮:
各類博物館講述百年滄桑
保存完好的徽派民居、曲折悠長的石板小路、悠閑自得的漫步老人……近日,記者走進肥東縣長臨河古鎮,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古鎮距今已有200 多年歷史,鎮上最繁華的當屬古街。全長600 米,呈“丁”字形貫穿長臨河鎮。
走進古街,一處掛著“百年郵政博物館”牌子的老宅最能吸引路人駐足。這里曾是長臨河鎮老郵政局,從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珍貴郵票,到各類孤版小全張;從晚清郵政的鄉村搖鈴,到解放初期的郵政專用自行車;從抗戰時期第五戰區內部專用信版,到第一代電話機、發報機和明密電碼……一件件展品、一張張照片,講述著郵政發展路上的百年滄桑。走進博物館,仿佛打開了中國百年郵政史的百科全書。
未立學是這些展品的收藏者,也是博物館的打造者。從2015 年在長臨河鎮創辦“老報館”開始,他在老街上先后建起報刊博物館、漢服博物館、典當行、閨域閣、聚賢書院、百年郵政館,6 個場館組成了系列博物館群,讓游客有了更多停留腳步的理由。“這些平臺可以讓游客更好地了解長臨河的歷史,了解合肥的民俗文化。”未立學說。
想要了解古鎮的民俗文化,長臨河民俗文化博物館是一定要去的。該館坐落于古街景區,建筑面積670 多平方米,三進式磚木結構房子。最早是淮軍將領的老宅,目前是作為以“ 留存民間物件,展示農耕文化”為主旨的民俗文化博物館在對外免費開放,陳列展示了環巢湖地區各個歷史時期留存下來的1361 件生產生活物件及史料,是江淮地區生產生活和農耕文化的縮影。
近年來,環巢湖大道全線貫通,環巢湖旅游日漸紅火。為讓沉睡的古鎮蘇醒過來,長臨河鎮抓住民居民俗做文章,打造提升了諸如吳氏舊居、百年郵政等一批特色景點,讓古鎮透出古樸的韻味。長臨河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去年我們接待了80 多萬游客。下一步我們還要打好民俗牌,讓曾經人聲鼎沸的行、館、莊、堂再度活起來。”
三瓜公社:
昔日“空心村”成了新“網紅”
順著巢湖一路向東,采訪團一行來到了集農旅、商旅、文旅為一體的“網紅村”——三瓜公社。緊鄰半湯的三瓜公社,在2015 年之前,卻是只有老人小孩留守的“空心村”。
“過去這里的村民以傳統農田耕種為主要經濟來源,缺少產業技能,經濟結構單一,村民們守著青山綠水,過著較為貧窮的日子。”三瓜公社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了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打造美麗鄉村,2015 年按照“ 政府引領、農戶參股、企業經營”的發展模式,將民俗文化、休閑旅游、農業種植、電子商務及新農村建設融為一體,首期建設了南瓜電商村、冬瓜民俗村、西瓜美食村3 個各具特色的村莊。
在開發建設過程中,三瓜公社深入挖掘鄉村資源特色,加強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打造農旅、商旅、文旅結合的美麗鄉村新典范。三瓜公社打造鄉創和農創兩大特色創業基地,引導和支持外地人入鄉、城里人返鄉及大學生回鄉創業,定期開展公益性培訓和就業指導。
春分剛過,三瓜公社的郁金香也迎來了花期,五彩斑斕,競相開放著,吸引了眾多游客。除了賞花,游客還可以在三瓜公社體驗采摘、耕種,在農夫市集購買特色農產品,在農家樂品嘗美食,在溫泉民宿放松休息。
記者了解到,三瓜公社以鄉村旅游、農村電商、休閑農業等新型創新產業為支撐,探索鄉村發展創新模式,不僅帶動了人氣、豐富了業態、提升了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帶動了村民就業和創業,實現了農民向旅游從業者的身份轉變,實實在在地增加了收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碧琦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