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對于達到一定年齡的老人,街道或者社區餐廳都為老人就餐提供了不同幅度的優惠,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為老人提供餐飲服務。
如2017 年9 月開業的合肥市高新區長寧中心復興家園社區食堂,由青松食品有限公司運營,街道為運營企業提供場地免費、階段性減免水電費的優惠政策;青松食品公司對轄區老人提供10 元、12 元、15 元三種優惠價格套餐,并對60 歲至69 歲、70 歲至79 歲和80 歲以上三個年齡段的常住老人分別給予10%、20%和30%結算價格優惠。
目前,復興家園社區食堂由運營初期的日均助餐30 人次,達到2018 年底的日均助餐300 人次以上。在三孝口社區食堂,經營方設置了9 元老人餐、4 元計生特服餐和低保3 元餐等套餐。三孝口社區食堂負責人夏磊介紹說,9 元老人餐中,街道會根據情況分別再補助5 元或6 元。
此外,記者從合肥市民政部門獲悉,針對老人就餐,社區食堂不僅僅是在價格上提供優惠,還會考慮到老人的飲食習慣和禁忌,做到每周有食譜、葷素搭配、營養豐富、合理均衡。對符合對外經營條件的社區食堂,鼓勵通過慈善冠名、掛牌等方式支持品牌餐飲企業、慈善力量參與社區食堂的建設和運營;同時建立志愿者、義工組成的送餐隊伍,鼓勵黨員、低齡健康老人等參與助餐志愿服務,為高齡病殘、出門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門服務。
老人在社區“吃得好”還離不開居家養老服務水平的提升。3 月13 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系上了合肥市廬陽區三孝口街道社會事務工作中心負責老人工作的周站長。據他介紹,三孝口街道老人較多,所以要為老人群體提供相應的服務。2014 年,三孝口街道與合肥劉鴻盛餐飲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轄區首個助餐點,內設老人食堂、老人窗口。周站長介紹說,目前在三孝口街道所轄的6 個社區內,除了西平門社區和龔灣社區外均設置了助餐點,“這兩個社區沒有做助餐點是因為暫時還沒有合適的場地。”在設有居家養老服務站的社區,則會設立老人助餐窗口,“助餐點就設在居家養老服務站,這樣老年人平時過來上課的同時,有需求或是子女都不在身邊的老人等就可以在這里用餐了。”
此外,針對運營社區食堂的企業或第三方服務機構表示運營有困難、存在場地緊缺和收費偏低等問題,記者了解到,合肥市民政局積極支持各區、開發區民政部門采取自辦、合辦、獨資等多種形式,引進企業或社會組織建設和運營社區食堂和社區助餐點。
2018 年,中央財政下撥合肥市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的3915 萬元補貼資金中,合肥市民政局安排了近1000 萬元用于2018 年度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新建或改建中央廚房、社區食堂、社區助餐服務點的一次性建設補助。對符合建設標準的,按照中央廚房30 萬元一個、社區食堂10 萬元一個、社區助餐點5 萬元一個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