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3 月10 日上午,合肥包公園春季文化旅游活動——“我來種種包家菊”正式舉行。包公園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小游客,他們在植物老師的帶領下,將為今年“十一”舉行的合肥包公園菊花展添彩——親手種植“包家菊”,并觀察記錄菊花的生長過程,進行專題展覽。
老師在傳授菊苗栽培知識。
孩子們在認真栽種菊苗。
據陶宗儀《書史會要》記載,包公喜愛菊花。包公在開封為官,菊花乃開封市花,故視菊花為心頭之好,可見包公與菊花的深厚淵源。近年來,合肥包公園連年在“十一”期間舉辦菊花展,這也成為金秋合肥的一大著名花事,吸引了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觀賞、拍照。本次活動是合肥包公園管理處在植樹節前夕舉辦的公益科普活動,由新安晚報發出“征集令”,受到了熱愛自然的讀者和游客們的熱情追捧。
3月10日上午,參與此次活動的20多名小讀者在免費參觀包公園、了解包拯生平以及他與菊花的淵源后,進入“我來種種包家菊”科普小課堂。植物科普專家“小木屋”老師先通過講解及視頻、文圖資料為孩子們詳細介紹了菊花的習性、品種及種植要領,隨后,正式進入到動手環節了。每個孩子領到了一株菊花苗,在老師的指導下,悉心栽到花盆里,并用營養土加以覆蓋,再插上自己的專屬標簽。
對于很多孩子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自然科普課,更是第一次親手種植菊花。6歲的丁一垚小朋友種植的時候,不小心將菊苗碰折了,心里很懊惱。“這次我們給大家準備的菊苗都是有根的,折斷的前半截如果有3~5個結的話,可以把斷頭最下面的葉片摘除,確保水分平衡,然后直接扦插在土壤里。”“小木屋”老師細心地為他提供了“拯救”菊苗的方案。
“我今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木屋’老師在課堂上教我們關于菊苗‘摘心’的方法。”朱君奧小朋友邊聽課邊記筆記,“因為是菊苗,大家需要自己回家種植養護,一直到開花,我希望自己在今年9月份能夠種出令人滿意的菊花。”
據了解,本次提供給孩子們種植的菊花幼苗包括四個品種,姿態各有千秋。在種植過程中,它們的形態將逐漸發生變化,孩子們將按照課堂上學會的記錄方法,每周觀察記錄下它們的變化,形成自然觀察筆記。預計在9月中下旬,這批“包家菊”將盛開,屆時孩子們的種植成果及記錄成果將被集中到合肥包公園,參與“十一”期間舉辦的菊花展的專題展覽。
丁沫 俞包淳子 梁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麗卿/文 王從啟/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