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省政協委員、省僑聯主席、黨組書記吳向明關注如何深度挖掘環巢湖文化資源,打造環巢湖人文走廊,使合肥同步建設人文型、科技型、創新型、智慧型、生態型城市。
他說,過去受規劃、建設、交通等局限,使環湖各縣區文化資源呈現“碎片化”“孤島化”現象,“各自建設、各自宣傳、不成規模、未成品牌。”如今,環湖大道風光帶的建成,把環湖各縣區人文資源聯系在一起。“發掘人文資源,著力打造環巢湖人文走廊,已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
吳向明建議,我省要對沿線紅色文化、廉政文化、三國文化、淮軍文化、華僑文化、民俗文化、古鎮文化、非遺文化等豐富的人文資源進行整體調查研究、系統梳理,編制《環巢湖人文走廊建設規劃(2019-2029)》,連線串起人文景觀,盡可能地將與之相關聯的歷史人文組合展示,打造世界級人文走廊。
在吳向明看來,環巢湖十二鎮十八景承載著歷史的演繹和變遷,文化底蘊深厚,要分別打造能夠代表和體現本鎮特色文化的人文景點,將環巢湖人文走廊打造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人文集聚區和觀光目的地。“比如,肥東縣長臨河古鎮瀕臨湖畔,長江以北最大的徽派建筑群坐落于此,是著名僑鄉,同時臺胞眾多。要提升古鎮歷史韻味,打造華僑文化、淮軍文化特色小鎮。”另外,廬江盛橋鎮東漢至三國時期遺留古跡眾多,可以挖掘三國文化的歷史遺產,打造“三國文化”重鎮;巢湖市槐林鎮神墩新石器時代遺址距今有4000多年歷史,可做足做活“遺址”文章;而散兵鎮相傳項羽所部兵散于此,亞父范增軼事流傳廣泛,可打造楚漢文化傳奇小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劉旸 張曉嶸 韓誠 吳碧琦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