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昨天從合肥市蜀山區獲悉,蜀山區高鐵西站片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僅用15 天時間就讓3 個村民組的506 戶居民3114人,完成交房491 戶,交房率達97%。而在合肥高鐵西站片區城中村改造中,蜀山區井崗鎮項目建設指揮部發揮“黨建+”優勢,努力做到決策民主,程序規范,結果透明,為火車西站建設釋放巨大土地紅利。
據了解,此次合肥高鐵西站片區包含井崗鎮十里店社區熊南、熊北、南劉莊、北劉崗、西新莊、東新莊等11 個村民組。其中,首批搬遷的熊南、熊北和西新莊三個村民組,涉及506 戶3114 人,搬遷面積達26 萬多平方米。此前,城中村內私搭亂建情況嚴重,“親嘴樓”“握手樓”屢見不鮮,存在安全隱患,熊南、熊北雨季還容易被水淹。為取得群眾信任,打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顧慮,井崗鎮提出以“黨建+”理念為統領,在熊南、熊北和西新莊3 個首批搬遷村民組設立“搬遷一線臨時黨支部”,將黨建工作延伸到搬遷一線,讓“黨建+”助力征遷“加速度”。
在熊北住了十幾年的熊自保說,起初大家難免有顧慮,但征遷一套流程走下來,發現政府一把尺子量到底,人人一樣,就放心簽約了。居住在熊北村的王奶奶今年已經80 多歲了。老人雖然很支持征遷工作,但又因為自己實際生活困難而擔心。原來,王奶奶的兒子長期患病需要照料,家里的大小事都靠孫子在工作之余抽時間張羅。聯系王奶奶的社區黨員楊麗得知了情況后,多次上門與她溝通,了解難處,幫她在附近小區找到了一套位于一樓的出租房屋,方便出行。王奶奶心中的石頭落了地,簽字同意搬遷。
朱琛琛 葛宜年 劉曉朦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