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合肥晚報訊 在汽車銷售領域,一些不法商家放大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利用優勢地位強制交易,剝奪消費者的知情權,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合肥市工商局查處的一家4S店違法收取金融服務費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即為其中的典型。
【案件回顧】云遮霧罩 違規收取貸款服務費
2017年4月底,合肥市工商局接到舉報稱,合肥通源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源公司)存在違規收費情況。經初步核查后,合肥市工商局對此進行立案調查。
經查,通源公司在汽車銷售業務中與豐田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書》及《勞務報酬補充協議》,向購買新車時進行按揭貸款的消費者推薦“豐田金融”汽車貸款,并履行相關合作義務,“豐田金融”為此向通源公司支付勞務報酬,自2017年1月至6月,累計支付81000元。根據雙方約定,“豐田金融”只按《汽車抵押貸款合同》約定收取消費者貸款利息,不收取其他費用。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通源公司卻根據車價高低和貸款金額不同,利用銷售汽車資源和信息優勢,以為消費者購車按揭中提供初審、系統上報、意見反饋、放款資料準備、公證抵押陪同、后期清收及解押服務等服務為名,按每臺車2000至10000元不等收取金融服務費。在此過程中,通源公司沒有獲得“豐田金融”的授權和同意,也沒有及時告知消費者已從“豐田金融”獲得報酬的情況,更沒有為消費者提供超出與“豐田金融”協議約定義務以外的其他服務。
亮劍執法 開出70余萬元罰單
經調查,2017年1月至6月,通源公司通過“豐田金融”按揭貸款銷售汽車總計100臺,并從100位消費者中收取金融服務費總額417400元,扣除繳稅及退還部分消費者金融服務費外,違法所得共計337010.66元。
在掌握了充足的證據后,合肥市工商局認定通源公司收取金融服務費的行為違反了《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相關規定,構成附加不合理條件的違法行為,并依據《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五十九條規定,責令通源公司改正,同時處以沒收違法所得337010.66元,罰款430000元的處罰。
【當事者說】
配合調查時方知不該交這筆費用
在工商部門介入調查后,通源公司退還了3位購車人的金融服務費,A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訴記者,去年4月,他在通源公司購買了一部RAV4榮放越野車,他選擇的付款方式為按揭貸款,銷售人員告訴他需要為此支付5000元的金融服務費,對此并不知情的他當時也曾提出異議,“當時也不知道4S店在忽悠,只是覺得這個價格高了。”A先生說,對于他的疑問,銷售人員告訴他,這筆錢是給金融公司代收的,整個行業都是這樣,“他當時說免息貸款都要收金融服務費,要不金融公司沒法盈利。”在這番說辭之下,A先生糊里糊涂地依言交納了這筆所謂的金融服務費。
直到2個月后,A先生在接到工商部門的電話,并應邀配合調查時,才知道這筆費用完全不該交。7月初,通源公司電話通知A先生并主動糾正了違法行為,“感謝合肥市工商局,要不然直到現在我還被蒙在鼓里。”A先生說。
【部門整治】
嚴打違法行為 促進行業自律
針對合肥汽車銷售市場的種種亂象,合肥市工商局創新監管方式,強化汽車銷售企業自律自治,在優化汽車市場營商環境,推進信用體系建設,促進汽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執法監管方面,市工商局通過12315消費者投訴平臺,積極受理汽車消費侵權案件。2017年,市工商局開展了汽車市場專項治理工作,對違法行為進行重點打擊。
與此同時,市工商局積極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利用企業信用公示系統,推進建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
在加強行政執法的同時,市工商局還通過多項舉措,促進汽車銷售行業自律。建立了全市汽車銷售4S店(二手車)市場企業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汽車銷售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廣泛征求、聽取汽車行業協會和企業的意見和建議。積極引導和鼓勵汽車行業協會建立健全行業內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一套自律性的運行機制,從而提供全社會認可的專業服務。
除此之外,市工商局還積極推進誠信自律建設,加強行業信用建設,引導經營者公平競爭,自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市工商局聯合合肥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舉辦了安徽省汽車經銷商商會自約自律簽約及實施儀式, 61家汽車企業現場宣誓并共同簽署了《安徽省汽車經銷商商會行業信用承諾制度和行業自約自律規則》,形成了良好的帶動引領作用。
【律師說法】
引導行業自律理性消費重塑規范市場
在安徽至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永英看來,目前汽車銷售市場亟須解決的是違規收費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規范商家依法經營。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中對汽車銷售商有明文規定,“經銷商應當在經營場所以適當形式明示銷售汽車、配件及其他相關產品的價格和各項服務收費標準,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銷售或收取額外費用。”以及“經銷商銷售汽車時不得強制消費者購買保險或者強制為其提供代辦車輛注冊登記等服務”。但是在實際經營中卻存在各種類型的強制消費,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形成了行業潛規則,不利于整個汽車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如何有效治理和規范汽車銷售市場的行為,引導行業自治自律,需要市場加強監管、行業協會自律以及社會監督。
趙永英告訴記者,目前汽車銷售市場存在著要求客戶強制購買保險,收取金融服務費、裝潢費、上牌服務費等亂象,這些行為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
與此同時,趙永英認為,“讓消費者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合法權益,理性選擇誠信商家,避免消費陷阱,也有利于重塑一個規范健康的市場。”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王偉
原標題:貸款買車收服務費?4S店被罰款43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