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揉碎了,其實也提純了。
有時候我個人是籠統地覺得,嚴肅文學提純隱喻,通俗文學記錄生活,或者說,嚴肅文學偏詩歌,通俗文學偏散文。換位到影視劇里,就像安哲羅普洛斯和大部分普通導演,中間穿插著的大約就是喜歡蹭各種頒獎禮子競賽單元的導演和真文藝青年,譬如《草木人間》——沒有惡意。只是因為它最近在映。
從開分8.6到如今9.0分。很多人說,自己的靈魂背著自己出演了這部戲。我只能說,這很多人大概都是中年人。
我感覺9.0分還沒有到頂
《不夠善良的我們》這個片名,你就覺得它起的,有點意思,因為它有點語焉不詳,這很容易讓你聯想到另外一部《我們與惡的距離》,什么叫不夠善良?就這個問題,得吵上天吧。這肯定是個女編劇,即便是男編劇,心里一定也住著一個女人。好吧,我想點的就是“笨蛋節奏”,和那部細碎到不行的《重啟人生》。
不著調的導演,喜歡隱喻,那個才是問題。比較務實的導演,更擅長提純,就是在“娛樂至死”的電視劇里展示命運,讓所有的沖突集中在一起,讓觀眾集中看到矛盾和故事。其實即便看到第六集,已經過去四分之三,我也沒覺得林依晨、許瑋甯或者賀軍翔們,哪一個是演技派,但是在過于“豐盛”的環境里,配上蔡健雅的音樂,主演們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工具性。
是剪輯帶著好故事往前走。
是故事帶著演員們往前走。
每天要做別人的媽媽、女兒、媳婦、員工、一個愛地球的好人。是我的潛意識讓你沒有來。這個世界有兩種不放棄,一種是主角的不放棄,通常被解讀為堅毅,一種是配角的不放棄,通常被解讀為“楠楠自語”。很多事情不面對,就不會成為過去。
在大眾傳播學里,這些都被稱為金句。
它們成為金句,只是因為這些句子里有提煉出來的人生體驗。但是當林依晨的角色在第六集意識到,“一切有為法”不過都是意識世界的高維展開,毫無疑問這部從薛定諤的貓聊到了雙縫干涉實驗的女性劇,就打開了世界觀,通往了比細碎的家長里短和愛恨情仇更高一個LEVEL的平行宇宙。一個創作者,在反思生活。
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難道不包括反思嗎?
像劇名一樣,腔調是冷峻的
最近中國香港電影和中國臺灣電視劇,都紅火得不要不要的,而當《不夠善良的我們》的片頭里,玫瑰花瓣在風中飄蕩,當我們戲謔楊德昌《一一》里的小男孩終于在《年少日記》里轉過臉來,這也是一個生命的疊加態,一個平行宇宙的雙線敘事。這時候,可能我們突然意識到,宮崎駿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所有被講述的故事的提純和總結。
但這個命題的迷人之處也正是,我們可能最終沒有辦法決定我們的人生,當我們決定觀察光和不觀察光的時候,光既是波也是粒子,我們只能決定去不去觀察光,我們并不能決定光是什么。日復一日,大家努力保持穩定,保持好久不見之后依然可以道一句別來無恙。
只有雷蒙德·卡佛們,會讓故事里的人,在精心偽裝之后突然崩潰:
快告訴我,我以前不是這樣的。
不教人做人的人,真的是好人。所以,積極地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一個反思的命題,因為目前來看,似乎只有認真的反思帶來的改變,才可能是“重啟人生”的最佳方式。當然,蔡健雅在片尾曲的歌里寫:造物的神,期待我擁抱遺憾。你也可以說,沒有一種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只要你的生活,它確實是你的選擇。(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