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拿《消失的愛人》來比較,電影都在說親密關系里的互相傷害,愛得若隱若現(xiàn),以及無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流失,或者可以溫和一點說,愛的存在方式發(fā)生了改變和扭曲。大家愿意拿這兩部電影對比,主要是它們都講了一個精彩的破碎和崩毀,都有一些反轉(zhuǎn):一個自導自演的反轉(zhuǎn),一個分崩離析的反轉(zhuǎn)。
譬如張元的《我愛你》,譬如迪卡普里奧和溫斯萊特的《革命之路》,譬如約翰遜和德賴弗的《婚姻故事》,那些彌漫的爭吵,那些婚姻里的戰(zhàn)斗和妥協(xié),永遠找不到對方的立場,永遠只有無可挽回的歇斯底里和分崩離析。好像每一對都在婚姻故事里革了自己的命,說起來確實一點也不高級,連爭吵本身也非常像提純的“毒品”。
你只能感嘆,好像每個愛情都危險。
《墜落的審判》和《消失的愛人》確實更提純,已經(jīng)把愛情電影主題的婚姻生活提純?yōu)轶@悚和懸疑類型,但是它們放大感情的角度和時機確實各有千秋。《消失的愛人》的進度條剛到1小時就已經(jīng)揭露了自導自演的劇情,但是這畢竟不是一個純粹賣反轉(zhuǎn)的懸疑片,在真相揭露之后,觀眾依然要和故事一起“繼續(xù)表演”,繼續(xù)假裝相愛,直到筋疲力竭,那時候的土帥土帥的阿弗萊克和高知女主裴淳華,已經(jīng)把愛情拍出了某種隱喻。
相比較而言,《墜落的審判》在審判死亡的過程里,在一步一步遞進式地深入生活的細節(jié),讓女主一句一句一層一層說出那些私密的情感關系和故事。而這部《墜落的審判》真正高級的地方倒不是剝開來給你看的生活里的不堪,而是“審判”別人的故事時,真相和想象之間的鴻溝,是所有審判的目光里包含的不同動機。
其實,現(xiàn)實生活里的有情人,不太適合一起看《消失的愛人》,我個人覺得它會制造尷尬的氛圍,為情感生活帶來不利影響。因為觀者總難免會主動對齊故事的顆粒度,看看在哪個維度和層面上可以投射出自身的情感。
相比較而言,《墜落的審判》有一個更開放的視角,和討論的場域。它不僅是一個反轉(zhuǎn)的故事,它還是一個剝洋蔥的故事,每個觀眾可以變成一個被移情的心理醫(yī)生,看到這段關系里足夠多的細節(jié)。到最后,會出現(xiàn)一個問題,比《消失的愛人》尤甚的問題,就是如何看待《墜落的審判》中女主的行為,表面上看,兩部電影都在說男性的膽怯虛偽和足夠渣。但是,《消失的愛人》過于完美的形式,讓它更像一個成人世界的寓言。而《墜落的審判》的一次墜落,一切都已經(jīng)跌得稀碎。
墜落的男主角,是不是一個婚姻生活的受害者,一個畏懼失敗的逃避者,一個可憐的自我否定的懦夫,一個通過責怪別人來掩飾挫敗的失敗者?那么,在這段情感聯(lián)系里,被迫說出了一切的女主,處于一個什么樣的位置。雖然在當下時代的語境里,很容易草率得出大衛(wèi)·芬奇尤其是《墜落的審判》的女導演的女性立場,甚至說“墜落的男主”面對的正是長久以來女性在兩性關系中的被剝削的處境。
但是我覺得片名里過于醒目的“審判”二字,已經(jīng)將視野放大到了社會層面,當然確實現(xiàn)在那里被“審判”的是女主,但是最終的結果,以及整個過程所表現(xiàn)的婚姻生活,不是我們設想的流行的性別審判,而是矛盾的曖昧的甚至不忍直視的感情的深淵。如果我們過于草率地和電影中的法庭一樣急于審判,那我們做的,和女主提出他者的想象和誤解、真相與扭曲,又有什么差別呢。
消磨到最后,《過把癮就死》的歌這么唱:這就是愛,說也說不清楚……(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