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么一個觀點,對于國產電影,多一些杠精是一件好事,畢竟大家一起去抹黑《外太空的莫扎特》,歸根結底只是往烏漆麻黑的黑板上再涂一點墨水,沒有什么意義也缺少真正的快感。除了生死,人生確實沒有什么大事。所以我得說,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的布景和結尾:那場從大胖婚慶開始的婚禮,直接入了“上天堂”的洞房。
這是《人生大事》的一個精粹縮寫。
有一個聲音我很喜歡,他的不滿是“中國電影離不開哪吒和孫悟空了”,這話起碼證明這位仁兄關注著中國電影,哪怕他看的都是盜版沒買過幾張電影票,但他至少不是路過的路人隨地吐了一口痰。確實操著方言的哪吒和被當成悟空的朱一龍,是戲劇沖突的主體,軟硬兼施地推動著故事的前進。顯然電影的后半段比前半段要好,因為終于點題了,前半程的哪吒鬧得有點嗨,確實有點鬧騰,而且一群成年人解釋不了“奶奶去哪兒了”,很扯。
但是楊恩又小朋友是一把雙刃劍,機靈過人是她,矯枉過正是她,催人淚下是她,無力吐槽是她,可是她的錯是孩子的錯,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這鍋要編劇和導演背——哪吒作為一個孩子,在這部電影里的工具性太強。
還有一個聲音我也很喜歡,說《人生大事》披著殯葬的外衣打著親情牌,這話起碼證明這位仁兄有一定的閱片量,起碼看過《入殮師》可以進行參照和比較。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編導的立場,如果直接把“移風易俗”一刀切,上來直接把“上天堂”的某些風俗直接崩上天堂,那么我們還有沒有機會在這里嗶嗶一部試圖切入人生大事的機會和角度。
如果你用心看了,一定會在某一個節點意識到,朱一龍最后一定會親手送走自己的父親,那最后一程將會幫助朱一龍,以某些醍醐灌頂的方式理解人生。用他爸的話說:有了上心的事。這是一部親情片沒錯,殯葬外衣的核心指向就是親情,這部電影的核心是:朱一龍如何重建童年時代就開始缺失的親密關系。
更準確地說,《人生大事》雖然說到了生與死這兩件最本質的人生大事,但他更側重的是,生者如何在人生的各個階段理解人和人的連接,如何努力構建真正的親密關系。無論片中的哪吒,孫悟空,哪吒的親媽和舅舅,孫悟空的親爹和前女友,孫悟空的合伙人。因為人生真正的大事是:活著時有愛。不是死了后的吹拉彈唱,就像孫悟空殯葬業的爹說的,身后事怎么處理你決定,別走一般流程,因為他一輩子看夠了。只不過《人生大事》的結尾很磨嘰,孫悟空用禮花把親爹送上天堂,足夠叛逆,然而編劇沒忍住,強行輸出了大團圓結尾,這種強行的親密關系,讓《人生大事》面對《入殮師》和《如父如子》時,多少會有點羞愧。它把建立聯系處理得太簡單,太兒戲,所以本質上,沒做到。
朱一龍演得確實好,生活流,用他流量明星的低預期和高輸出,把電影定格在七分的水平,甚至一定程度上,用他洗盡鉛華的表演,配合片中反復出現的煽情,稀釋了某些戲劇沖突的生硬和笑話的尷尬。我覺得朱一龍是可以靠這部電影在國內各種電影節拿些獎的,總體比易烊千璽在《少年的你》里表現更出色更豐富,哭得也一點不輸易烊千璽。但朱一龍比易烊千璽大十二個生肖,更有人生底蘊也是理所應當。
生和死都是人生大事,這一整個過程,都應該努力實踐愛,每一次新生,每一次告別,都應該努力飽含愛意。大事不是嘴上的大事,大事是心里的大事,大事是行動上的大事,親密關系中真正的愛意可以修正大多數誤解、偏頗和挫折,在某一個時刻或者某一個過程中達成理解、寬恕并實現成長。有愛,是大事。如果你像我這樣過度解讀,《人生大事》何止是好,2022年至今國產電影最佳。(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