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安徽省藝術研究院院長、書記李春榮,日前應邀做客由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古20冠名的大皖徽派欄目,李春榮結合自己上戲求學和在安徽省藝術研究院30多年的工作經歷,以及對安徽藝術研究尤其是戲曲創作和研究的心得,懇談安徽戲曲的“輝煌時代”,以及安徽戲曲的現狀和未來的可能性,誠意滿滿干貨多多。本期節目將于本周四上午10點在安徽網、大皖新聞客戶端正式上線。
李春榮是一級編劇(正高二級),1990年7月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分配到安徽省藝術研究院工作至今,現任安徽省藝術研究院院長、書記,兼任安徽省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新戲劇》主編等職。李春榮數次代表安徽參加全國文華獎、國家舞臺精品工程資助項目評審;多次參加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初、復評和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審;作為評委或點評組組長,分別參加了第6、7、8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多次參加省五個一工程獎及省委組織部、省文化廳(現文化和旅游廳)組織的各種評審。作為項目負責人及班主任和授課教師策劃、申報并完成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黃梅戲作曲人才培養》《廬劇作曲人才培養》《地方戲青年評論人才培養》三個項目。是2018年度國家藝術學重大項目《新中國70年戲劇史.安徽卷》及2017年度文化部智庫項目首席專家。
李春榮分別被安徽大學、安慶師范大學聘為碩士生導師,是安徽師范大學、安徽藝術學院客座教授。除了研究工作,李春榮創作并發表有電影文學本《紅舞鞋》、音樂劇《燕歌行》、戲曲本《大醫悲歌》(合作)等,參與創作并上演黃梅戲《一個都不能少》、《江城飛絮》,廬劇《黨員郝仁》、黃梅戲清唱劇《漢宮秋》、廣播劇《四季美?南山》、12集電視專題片《徽聲皖韻歌悠揚》等。參與撰寫或主編有專著《安徽文化史》、《安徽地域文化通覽?安徽卷》、《黃梅戲通論》、《黃梅戲志》、《金芝作品選》(二卷)《打開記憶之門》、《中國黃梅戲》、《筆墨年華》、《我的音樂生涯》、《中國花鼓燈》以及《新戲劇》系列出版物(21卷)等。她參與的作品曾獲省政府頒發的繁榮黃梅戲貢獻獎、省五個一工程獎、省社科獎、安徽文藝評論獎、安徽戲劇理論評論獎,以及田漢戲劇獎、黃梅戲藝術獎等。個人曾獲省文化廳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省文化廳三項重大活動先進個人稱號、省委宣傳部首批拔尖人才稱號、省人社廳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享受省政府津貼。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楠楠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