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被忽視了,因為所有的電商都沒有把父親節當作一個噱頭,更別說檔期。但是在電影中,父親的形象是一個永遠的話題。古今中外的父親,雖然愛一個孩子的方式不一樣,但歸根結底,依然是深沉的,不容置疑的。
東北親爹自己車鋼琴
其實第一個跳進腦海的是徐靜蕾的電影導演處女作《我和爸爸》,要知道在院線制改革前后,葉大鷹也算是個話題導演,最后呢,這一幫子人——葉大鷹、張元、姜文包括張亞東集體來給徐靜蕾站臺。怎么說呢,見仁見智,因為至今還有人覺得《我和爸爸》是徐靜蕾作為導演出道即巔峰的作品。但這次推薦的還是另一部國片,《鋼的琴》。張猛導演作品,當然重要的不是張猛,是這片子冒出來的一個男演員王千源。
最近有個說法,“東北文藝復興”,不說直播喊麥和短視頻界已經被東北同胞占領了,雙雪濤、鄭執和班宇的風頭,可謂一時無倆?!朵摰那佟芬彩堑湫蜄|北風,舊工廠和老情懷,當爹的活的憋屈,但一門心思要給閨女搞一個真鋼琴,最后呢,自己車了一臺鋼的琴。行為藝術,沒毛病,但王千源和秦海璐給這股東北風,鍛造出了筋骨。東北的爹,有股子勁,是喪,也是韌,是爺們的不吭聲。沒錯,這可能也是王千源的“出道即巔峰”,因為后來的那些,確實都是標簽和噱頭。都沒有這個爹,有味道。
步履不停的好爸爸
威爾·史密斯當然是巨星,一個巨星只有意識到自己不是只想做一個鎂光燈下的巨星時,才變得更加復雜和有更多可能性。人們可能記不住《飆風戰警》有可能很快會忘記《黑衣人》,但是《當幸福來敲門》毫無疑問是走得比較深的那一部電影。一個推銷醫療器材的中年危機男的逆襲人生的故事。
逆襲的人生是幸福來敲門的時刻,而人潮洶涌中的親爹,流浪漢長隊中的親爹,地鐵衛生間里忍住眼淚的親爹,玩魔方的親爹,想要給兒子更好生活的親爹,為了幾塊錢折腰的親爹,威爾史密斯演的很具體。當然,這是個有點庸俗的人生故事,很難說傳奇。但是有血有肉的父親,確實也需要匹配一個懂事的兒子。這是互相成就,父親和兒子。甚至可以說,互相拯救。不信你看更有說服力的下一部。
成為兒子的英雄
如果說《玩具總動員》系列的奇崛想法“玩具是孩子的童年,童年總會消失”,那么《鐵甲鋼拳》說的則是,每一個孩子最好的玩伴和偶像,不是任何一個買來的玩具,而是他的親爹。當然,風格迥異的機甲是男孩子氣的電影世界里迷人的一部分,是眼花繚亂的迷人世界,但是真正意識到愛的浪子父親,才是最迷人的吧。
金剛狼毫無疑問開始是個渣男,親兒子都不想要。但是在旅途中的相互理解,尤其是“亞當”的加入,這個樸拙的機器人,是最老派的,是體感型的,換句話說,是要走心的機器人。而親兒子對于父親的覺醒同樣意義重大,就是在最普通的連接方式上,以亞當為媒介,父子已經不是和解了,而是重逢。父子,同時成為了,兩個男人。
是親爹也是養父
是枝裕和比侯孝賢容易進入,但這不是說,侯孝賢就絕對的比是枝裕和深刻,某種程度上來說,侯孝賢是是枝裕和的精神教父?!度绺溉缱印犯呒壍牡胤皆谟?,它把一個倫理上左右為難的處境生活化了,以最人性化的方式來和平解決。這個解決的前提,是善良和愛意。
他的高級之處在于,并不是孩子們如何接受自己成為新的人子,而是原本的父親們如何在這種“熱鬧的社會新聞素材”中,重新認識到自己,學會如何成為一個新的父親,接納自己成為無法改變的人生事故的責任人。血緣關系當然很重要,但是血緣關系并不天然是一切愛的基礎,這難道不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嗎。
和兒子做一個絕命游戲
如果你曾經覺得卓別林偉大,或者如果你曾經覺得《喜劇之王》才是周星馳的巔峰之作,那么羅伯托·貝尼尼以喜劇的方式來展現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個悲劇,該怎么去定義呢?《美麗人生》。其實,《美麗人生》是兩部電影,前半部是愉快的人夫,后半部分是偉大的人父。當然這是一個籠統的說法。
這關系到一個父親的想象力,一個父親的創造力,一個父親的忍耐力,以及一個父親的殘酷。這當然是一個成人童話故事,一個集中營里的殘酷童話,所以你在電影的前半部分感受到多少歡樂與愛,你就會在電影的后半部分忍不住流下多少眼淚。浪漫主義,本質上是殘酷的。但一個父親在走向死亡的時候,依然在和兒子玩一個游戲,他是造夢大師。
每一個父親的眼神
最近都在神吹霍普金斯當年在《沉默的羔羊》中,如何憑借16分鐘的戲份,一舉拿下當年的奧斯卡影帝,進而被寫進史冊。同時,又如何在83歲高齡成為奧斯卡最年長的影帝,這部電影就是《困在時間里的父親》。阿爾茲海默癥,不算熱點話題,一個患了阿爾茲海默癥的父親,怎么去演?
困在時間里的父親,好像掉落了樹上的每一片葉子。英國團隊的劇本,無疑給這部劇情簡單的故事套上了光芒四射的外套,匠心獨運,又不顯得炫技和做作。父親和女兒,在迷宮一樣的劇情里展現衰老帶來的困惑、迷失和無奈,而霍普金斯的表演,真的沒法概括,難以言喻,總之就是很阿爾茲海默癥,像所有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父親。
每個父親都是一條大魚
你爸爸很可能是一個騙子,像《美麗人生》中的父親一樣善于編故事,不過比那不靠譜一百倍,為什么呢,因為你的爸爸曾經也是個和你一樣的小朋友和大男孩,有自己心里的夢幻之地。蒂姆波頓的心理一定住著一條大魚,住著威利·旺卡,住著剪刀手愛德華,住著一個灰暗但不恐怖的童話世界。
靠編造故事度過平凡的一生的父親,卻在臨終前依舊對自己在女巫的玻璃眼球中看見的河流耿耿于懷。我們對抗平凡生活的最大動力和本領是什么,只有在一個充滿善與愛的故事里,讓自己成為故事的一部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臺本,沒有排練,沒有停。當然,也可能沒有多少觀眾。有時候,幾個觀眾,就夠了。
那就一起摔跤吧爸爸
阿米爾·汗作為印度寶萊塢最著名的一滴“汗”,用自己發福的身材再現了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而作為兩個女兒的父親,阿米爾汗用一個職業摔跤運動員的素質,再現了一個父親的全部可能性。一部印度摔跤電影,演繹的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的絕對魅力,還有一個父親的舐犢情深。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編劇扎實,用體育競技片來拍父女情深,同時影射了印度的社會現實。在印度父權制的價值觀背景下,在印度男尊女卑的現實中,電影的所有情感指向都是在肯定女性價值,肯定人的價值。雖然故事有套路,譬如結尾女兒決賽中父親的缺席,其實也暗示了女性的獨立。阿米爾汗臃腫的身材,深埋著一個父親的全部慈悲。
韓式催淚的七號房
我相信有很多人從頭哭到了尾,而且肯定比看《我是山姆》的時候哭的更厲害。韓國編劇制造韓式催淚彈,親情總是淚點。很明顯,影片套用的是《我是山姆》的人物關系,但是在情節上更有戲劇沖突。冤案加親情的雙重催淚保障,把弱小的強行給你看。
那么,為什么監獄里的溫情更感人呢?相比善人做好事,人們更喜歡浪子回頭,惡人行善的故事。無論我們怎么吐槽韓式催淚片的套路,但是真的很有效,也確實很感人。爸爸是主角,但是爸爸好像又不是主角,爸爸代表了什么,象征了什么,親情和智力甚至都沒有關系,這叫本能嗎?
蔣楠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