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激9》的主演之一開始道歉,大伙不太能接受,因為開口是為了保證票房。實際上不論有沒有這茬,《速激9》在已經掛科的口碑下,經歷過盲目追漲的開頭,肯定會迎來一個蕭條的結尾。雖然鐵定能從中國電影市場拿走大幾億,但用姜文的話說,這錢掙得不體面,不是站著把錢掙了的。畢竟已經在豆瓣跌落到5.5分了,不及格。
但是自打去年7月份影院復工以來,口碑崩毀的電影可不在少數,尤其是今年五一檔,要不是張藝謀扛起一桿大旗,一個人繃住了五一檔,并且象征性的和去年八月的《八佰》遙相呼應一番,這快一年的時間,你能記得住的新片,確實也沒幾部。《八佰》之后,是去年十一檔《我和我的家鄉》,完了春節檔《你好,李煥英》,今年五一檔《懸崖之上》,也就沒啥了。至于諾蘭的《信條》,是不能用好壞來定義的,在影迷那里,諾蘭是信仰。
掙沒掙到錢是一回事,要沒要到臉是另一回事。而在缺少口碑神作的這一年,確實出現了罕見的“復映潮”,從去年七月國內影院有序復工開始,一批中外復映片就現身大銀幕。內地影史票房前排小伙伴集體抱團上陣,但真正有大收獲的國片算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和《風聲》,兩部電影的復映成績分別是2200萬和1193萬,復映的進口片也只有《尋夢環游記》票房過千萬達到1197萬。《戰狼2》的復映成績是858萬,《流浪地球》是13.8萬,《美人魚》是492萬,《捉妖記》是148.9萬,《紅海行動》只有區區6.9萬
但這些都可以理解成基金分紅,只賺不賠的買賣。而且能夠加盟復映的都是當年具有一定票房號召力的電影。隨后,復映片的選擇開始更具理性,這一切是從中國影迷的好朋友卡梅隆開始的,此前《泰坦尼克號》復映拿下9.46億票房,因為影片最初公映的時候,中國還沒有院線制改革,一批國營電影院確實已經茍延殘喘,不放電影的時候已經成為歌舞廳和廉價大賣場;而到了今年《阿凡達》復映,則又抓準了2009年中國電影市場缺少3D和巨幕影廳的時機——甚至可以說,銀幕數量捉襟見肘且確實史上罕見一票難求,于是乎情懷再次洶涌,仿佛中國影迷都欠了阿凡達又一張電影票,而復映的《阿凡達》也不負眾望拿下3.75億票房。
這時候,缺失漫威、DC為代表的疫情無大片時代,“復瞅者”聯盟以更加縱深的姿態上線,也開始了口碑全面吊打新片的進程。和卡梅隆、諾蘭一樣,同樣是影迷心中神一樣的存在,彼得杰克遜的“指環王”三部曲陸續上線,并且最終呈現出三部曲同時在線的壯觀場面。目前三部曲依舊在線,而三部曲也分別拿下6051萬、5011萬和3132萬的復映成績。蓬勃的市場也有一定的報復性補償,好電影什么時候都配得上大銀幕,
情懷成為一手好牌,于是《離開雷鋒的日子》來了,包括《英雄兒女》、《上甘嶺》和《董存瑞》都來了,雖然勉強也都是十萬級的票房,證明了觀影主力仍是年輕人。實際上,中國銀幕數量已經激增到縣城層面,而越來越多的導演開始聊到電影的未來,聊到線上播放,聊到為什么人們還要選擇走進電影院?包括李安、寧浩,乃至張藝謀的《一分鐘》也在輸出膠片時代粗糲而深沉的情懷。
實際上,每一年,如果你的精神世界不是特別空虛,真正值得花錢去電影院沉浸一番的心靈滌蕩和感官刺激,肯定是個位數。除非你真的覺得,每一個長短假期都讓你無所適從地走進電影院而已。電影是跟在小說、音樂和繪畫后面的藝術,即便誕生只是百年有余,內容和形式也已經走得疲憊不堪了,更多是在重復。所以也不用驚訝,看到白袍巫師身騎白馬驅散戒靈與怪獸,看到亡靈出擊換回尊嚴,看到《情書》里,《追憶似水年華》的借書卡背面藤井樹給藤井樹畫下的素描,居然依舊心緒不寧。
這些都是內心依舊少年的你,對逐漸消弭的某些神秘力量的呼應。看過《情書》的人太多了,即便復映也已經拿到了5500萬票房,這個數字的意思是,又有幾百萬人和你一樣重獲那種真實觸動的能力。托納多雷的《海上鋼琴師》在2019年11月15日在國內公映依舊輕松拿到 1.43億,而他拍給電影的“情書”《天堂電影院》也將會在今年6月11日登上中國銀幕。這是復映又是首映,也會輕易就勾起所有人曾經被禁錮又始終覺得美好的情緒,那些被重新剪輯的愛和親吻。
也許我們沒法在大銀幕上看到托納多雷時空三部曲的另一部《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甚至看不到致敬意味濃厚的《陽光燦爛的日子》,但即便你意識到這種跨越時空的致敬本身的存在,也會感慨電影的力量。New不代表Improve,所以你會以通感的方式,聽到呂方唱:情歌還是老的好。
(蔣楠楠)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